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媒介化”乡村的“主体”在场——东北姜东村的田野研究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乡村社会结构,发生了从传统的"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的转变,本文以东北姜东村的田野研究为材料,试图阐释在"媒介化"乡村的社会环境下,离开村庄生活工作的村民"主体",如何借由媒介的连接,实现了新形式的"离土不离乡",并通过媒介的平台得以返乡"在场"。
作者
刘展
机构地区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出处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3-45,共3页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主体
熟人社会
无主体熟人社会
媒介化
中介化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60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7
1
吴重庆.
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J]
.读书,2011(1):19-25.
被引量:183
2
翟学伟:《乡土中国的变迁也说无主体熟人社会》,《光明日报》2011年9月20日.
3
潘忠党.
“玩转我的iPhone,搞掂我的世界!”——探讨新传媒技术应用中的“中介化”和“驯化”[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4):153-162.
被引量:181
4
Krotz. (2011).Aconcretization worksandwhy' mediatizedworlds on: calmediatiz ationVolume3Number2.
5
祝建华:《社会化媒体的生命力与可持续性》,《媒介化社会与当代中国》,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2012年乡村电视节目人口覆盖率,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a=q&type=global&dimensi?on=zb&code=AOQOB08®ion=000000&time=2013,2013.
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ncbg/201406/P020140611558782533389.pdfo.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
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
Couldry N,Hepp A. Conceptualizing mediatization:Contexts,traditions,arguments[J]. Communication Theory,2013,(23).
4
Hjarvard S. The mediatization of society:A theory of the media as agents of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J]. NordicomReview,2008,(2).
5
Altheide D L,Snow R P. Media logic[M]. Beverly Hills,CA:Sage,1979.
6
Thompson J B. The media and modernity:A social theory of the media[M].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5.
7
Krotz F. The meta-process of“ mediatization” as a conceptual frame[J]. 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2007,(3).
8
Meyrowitz J. Medium theory[M]// Crowley D J & Mitchell D. Communication theory today.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5.
9
Altheide D L,Snow R P. Toward a theory of mediation[G]//Anderson J A. Communication Yearbook 11. Newbury Park,CA:Sage,1988.
10
Couldry N. Mediatization or mediation- Alternative understandings of the emergent space of digital storytelling[J]. NewMedia Society,2008,(3).
共引文献
360
1
周大鸣.
差序格局与中国人的关系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1):17-24.
被引量:13
2
冯广圣,王灿.
乡村社会中新媒体使用与人际关系的变迁:基于豫东南一个村庄的田野考察[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22(1):100-119.
被引量:2
3
梁君健,陈凯宁.
自我的技术:理想用户的技术剧本与手机厂商的技术意识形态[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28(3):75-91.
被引量:18
4
钱全.
乡村振兴背景下公共品供给模式类型及其治理分化[J]
.学习与实践,2021(7):85-95.
被引量:3
5
李彩霞,屠晨皓.
“再域”:移动社交媒体在移民社会融合中的作用分析——基于浙江宁波董村的田野调查[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2(5):250-265.
6
杨雪娇.
“逛”街景地图:位置媒介的城市记忆建构[J]
.新媒体研究,2023,9(6):85-88.
7
江凌,许秋琳.
智能手机的双重勾连:凉山彝族青年智能手机使用研究[J]
.新媒体研究,2022,8(24):22-26.
8
芦猛.
新媒体对乡村差序格局传播结构的重塑及数字反哺[J]
.新媒体研究,2021,7(11):81-83.
被引量:2
9
周裕琼,张梦园.
未知死,焉知生:过程性视角下的死亡与传播[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45(2):1-10.
被引量:7
10
喻国明,苏芳.
媒介有效建构社会信任的全新模式——想象可供性视角下价值媒介、平台媒介与用户的连接与协同[J]
.视听理论与实践,2021(3):3-9.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63
1
蔡家麟.
试论田野作业中的参与观察法[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5(1):52-56.
被引量:7
2
曹海林.
村落公共空间:透视乡村社会秩序生成与重构的一个分析视角[J]
.天府新论,2005(4):88-92.
被引量:133
3
曹海林.
村落公共空间演变及其对村庄秩序重构的意义——兼论社会变迁中村庄秩序的生成逻辑[J]
.天津社会科学,2005(6):61-65.
被引量:67
4
朱凌飞.
对电影《花腰新娘》的人类学解读[J]
.民族研究,2007(1):47-56.
被引量:25
5
耿波.
当代艺术民俗学发展的城市化语境[J]
.民族艺术,2009(2):72-81.
被引量:8
6
张晓锋.
论媒介化社会形成的三重逻辑[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32(7):15-18.
被引量:74
7
何舟,陈先红.
双重话语空间:公共危机传播中的中国官方与非官方话语互动模式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10,32(8):21-27.
被引量:93
8
刘永谋.
媒介技术与文化变迁:尼尔·波兹曼论技术[J]
.天津社会科学,2010(6):29-34.
被引量:11
9
俞可平.
善治与幸福[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63(2):1-3.
被引量:87
10
吴理财.
农村社区认同及重构[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13(3):78-84.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5
1
张传月.
城市中产阶层返乡的乡村社区教育实践——以明光村为例[J]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20(2):88-124.
2
周孟杰,吴玮,徐生权.
重拾、共构与嵌合:乡村青年的抗疫媒介实践——以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武汉市黄陂区A村为例[J]
.新闻界,2020(2):18-28.
被引量:14
3
谢太平.
弥散受众、情感传播和乡村共同体的建构——基于多个乡村的田野考察[J]
.大学(社会科学),2021(6):85-89.
被引量:1
4
王懿.
从民俗事象到媒介景观:媒介化社会语境中民俗文化的话语转向[J]
.艺术广角,2023(3):76-85.
被引量:1
5
陈朝辉.
乡村数字治理平台扩散中“消极创新代理人”研究——基于Y县“TW平台”管理员群体的田野调查[J]
.青年记者,2023(24):63-67.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刘鑫.
关中乡约的危机“防御”力量探究[J]
.作家天地,2020(12):193-194.
2
方莉,董倩倩.
农村基层干部新媒体素养培养路径探析[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23(4):32-35.
3
王玉玮,黄世威.
媒介化回嵌:季候性返乡青年的主体性重建——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鄂西北王村的民族志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118-126.
被引量:15
4
胡雨濛.
“防疫”标语的健康动员:话语策略、框架与权力结构[J]
.国际新闻界,2021,43(5):86-105.
被引量:16
5
续增.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东亚金融危机”批判[J]
.中外企业文化(清华管理评论),2000(1):41-45.
6
唐乐水.
新冠疫情资讯在家庭中的风险传播研究[J]
.传媒观察,2021(3):89-96.
被引量:2
7
苏涛,彭兰.
技术与人文:疫情危机下的数字化生存否思--2020年新媒体研究述评[J]
.国际新闻界,2021,43(1):49-66.
被引量:41
8
欧阳思璇,林依晗.
新媒体时代社会信息治理纪录片的内容阐释与文化表征[J]
.采写编,2021(10):87-89.
被引量:1
9
张瑞.
农村稳定与社会动员:乡村振兴农村治理进路探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21(28):36-38.
10
钟新,陈婷.
公共卫生危机语境下的国家在场与乡村动员:湖南省双溪村新冠疫情防控传播体系调查[J]
.国际新闻界,2022,44(4):6-29.
被引量:9
1
读者评刊[J]
.做人与处世,2009(12):59-59.
2
刘帅丽.
论公共图书馆的去中介化与重中介化[J]
.情报探索,2012(6):123-125.
被引量:1
3
李忠志.
关系传播下的报纸形态重塑[J]
.青年记者,2013(11):48-49.
被引量:2
4
杨佩兰,谢桂兰,陈永刚.
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实验方法[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87(2):10-12.
被引量:1
5
陈阳.
民生新闻能否转型成为公共新闻?——来自田野研究的思考[J]
.国际新闻界,2013,35(5):94-101.
被引量:10
6
读者来信[J]
.中国新闻周刊,2011(41):10-10.
7
严爽.
微信朋友圈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传播功能的实现探析[J]
.新媒体研究,2016,2(14):29-30.
被引量:2
8
张娴.
弱势群体在国内媒介中的刻板印象浅析[J]
.湘潮(理论版),2010(6):8-10.
9
王彦兵,郑菲.
民族志方法在图书情报领域中的运用[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0(3):29-33.
被引量:6
10
移动网络舆论传播机制特点[J]
.新闻前哨,2012(12):7-7.
当代传播
201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