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临近空间飞行器发展及跟踪技术分析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临近空间是近年来航空航天研究的热点领域,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发展对于未来空天一体化作战和防空反导都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在介绍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发展现状及其主要目标特性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临近空间目标跟踪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
作者
王博
贺正洪
张晶
机构地区
空军工程大学防空反导学院
出处
《飞航导弹》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17,共5页
AERODYNAMIC MISSILE JOURNAL
关键词
临近空间
临近空间飞行器
目标特性
目标跟踪
分类号
V2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TJ76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2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61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2
1
梁士弘,李霖,王海洋.
低动态临近空间飞行器发展及其战场情报保障应用展望[J]
.飞航导弹,2013(2):41-43.
被引量:2
2
陈伟,吴晓燕,唐意东.
推力矢量控制技术在临近空间飞行器上的应用[J]
.飞航导弹,2013(5):64-70.
被引量:4
3
Technology horizons: a vision for Air Force science & technology during 2010-2030. Volume 1, AF/ST-TR-10- 01-PR, 2010-05-15.
4
Russia tests reusable spaceplane design, http://www. flight global, cow/news/articles /russia-tests-reus- ablespaceplane-design-398753, 2014-04-30.
5
周政.空天高机动目标跟踪技术研究.西安:空军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10.
6
范阳涛,汪民乐,朱亚红,张信启.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作战应用研究[J]
.飞航导弹,2014(4):15-18.
被引量:7
7
何友,修建娟,关欣.雷达数据处理和应用(第三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8
刘杰,何峰,吴静.
未来防空反导作战中高超声速目标的发展趋势分析[J]
.飞航导弹,2014(4):19-23.
被引量:5
9
王国宏,李俊杰,张翔宇,吴巍.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滑跃式机动目标的跟踪模型[J]
.航空学报,2015,36(7):2400-2410.
被引量:43
10
孟凡,郑庆琳,倪雪,刘建.
一种新的高速机动目标跟踪算法的研究[J]
.雷达与对抗,2013,33(3):27-30.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72
1
陶增元,李军,程邦勤.
飞机推进系统关键技术——推力矢量技术[J]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2):86-90.
被引量:19
2
所俊,王虹斌,张凌江.
临近空间飞行器在海军中的应用研究[J]
.战术导弹技术,2010(2):6-10.
被引量:6
3
赵钧,孟令赛.
高超声速临近空间飞行器跳跃飞行轨迹优化[J]
.战术导弹技术,2010(5):32-35.
被引量:11
4
王还乡,李为民,刘东峰,张明亮,孙安全.
新型空天威胁目标防御难点及对策分析[J]
.航天制造技术,2011(3):46-50.
被引量:6
5
高彦玺,金长江.
推力矢量对飞机飞行性能的影响[J]
.飞行力学,1996,14(3):14-19.
被引量:3
6
周敏龙,熊力,余滨,段采宇.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事需求分析之信息化战争主要作战样式[J]
.国防科技,2007,28(3):48-52.
被引量:3
7
靳宝林,朱明俊.
航空发动机推力矢量技术发展趋势分析[J]
.航空发动机,1997,18(1):44-49.
被引量:12
8
周宏仁 敬忠良 王培德.机动目标跟踪[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4..
9
钱翼稷.空气动力学[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10
景晓龙,张建伟,黄树彩.临近空间发展现状与关键技术研究.航天制造技术,2011(4):17-21.
共引文献
61
1
王磊,唐为民,郭亚军.
飞艇推力矢量转向系统支架的静动态特性分析[J]
.四川兵工学报,2014,35(6):85-86.
被引量:1
2
李凡,熊家军.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跳跃滑翔式目标自适应跟踪模型[J]
.航空学报,2018,39(12):299-311.
被引量:7
3
肖吉阳,杨建军,薛俊杰.
高超声速导弹空基拦截可行性及流程研究[J]
.飞航导弹,2015(4):13-17.
被引量:2
4
张晶,贺正洪,王博.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及防御策略研究[J]
.飞航导弹,2015(4):25-29.
被引量:10
5
李俊杰,王国宏,张翔宇,吴巍.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滑跃式机动目标跟踪的IMM算法[J]
.电光与控制,2015,22(9):15-19.
被引量:7
6
李邱斌,张贞凯,田雨波.
目标跟踪时基于射频隐身的采样周期设计[J]
.信号处理,2015,31(9):1112-1116.
被引量:3
7
王博,贺正洪,张晶,赵敏.
高超声速飞行器跟踪技术综述[J]
.计算机系统应用,2015,24(11):7-13.
8
丁海龙,徐从东,赵温波.
雷达组网交互多模型自适应平方根无迹滤波算法[J]
.探测与控制学报,2015,37(5):73-78.
9
聂晓华,张夫鸣,徐一鸣.
NSHV机动目标跟踪的自适应模型算法[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6,38(3):506-511.
被引量:13
10
王博,贺正洪,张晶,赵敏.
空天飞行器跳跃巡航目标特性仿真分析[J]
.现代防御技术,2016,44(1):5-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7
1
薛本新.
通用战场环境态势图研究[J]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08,22(3):17-22.
被引量:5
2
徐李云,孙欢庆.
舱门信号控制系统设计[J]
.航空制造技术,2012,55(9):69-71.
被引量:8
3
李晓芳,杨晓翔.
橡胶材料的超弹性本构模型[J]
.弹性体,2005,15(1):50-58.
被引量:151
4
修英姝,崔德刚.
复合材料层合板稳定性的铺层优化设计[J]
.工程力学,2005,22(6):212-216.
被引量:63
5
常楠,杨伟,赵美英.
典型复合材料加筋壁板优化设计[J]
.机械设计,2007,24(12):46-48.
被引量:16
6
杨志斌,成竹,任青梅.
等效刚度法在动特性分析中的应用[J]
.结构强度研究,2008(1):42-47.
被引量:2
7
梁东平,徐元铭,彭兴林.
复合材料格栅加筋板布局优化设计[J]
.固体火箭技术,2008,31(5):527-530.
被引量:10
8
王艳奎.
临近空间飞行器应用前景及发展分析[J]
.国防科技,2009,30(2):20-24.
被引量:26
9
李铮,赵大勇.
美军临近空间平台的开发利用及对我军的启示[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09,34(8):1-3.
被引量:19
10
黄伟,罗世彬,王振国.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关键技术及展望[J]
.宇航学报,2010,31(5):1259-1265.
被引量:112
引证文献
3
1
郭相科,刘昌云,姚小强,付强,王刚.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特征辅助跟踪方法研究[J]
.飞航导弹,2016(12):8-13.
2
赵敏,岳韶华,贺正洪,孙文.
未来临近空间防御作战研究[J]
.飞航导弹,2017(2):10-14.
被引量:3
3
袁肖肖,肖开阳,吴剑.
基于临近空间载人飞行器的舱门设计[J]
.载人航天,2018,24(2):218-226.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魏海刚,雷青峰,车万平.
一种基于数字地球技术的战场环境研究演示系统实现方法[J]
.物联网技术,2019,9(5):49-51.
2
黄宛宁,张晓军,李智斌,王生,黄旻,蔡榕.
临近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J]
.科技导报,2019,37(21):46-62.
被引量:34
3
牛卉,武溪,李选明.
临近空间制导航空武器发展概况[J]
.飞航导弹,2020(7):13-16.
被引量:1
1
汤元平.
世界防空反导武器系统发展综述[J]
.航天制造技术,2010(1):2-6.
被引量:5
2
薛永江,李体方.
临近空间飞行器发展及关键技术分析[J]
.飞航导弹,2011(2):32-36.
被引量:22
3
唐克,冯宝龙,谢保军,黄烨.
临近空间飞行器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
.飞航导弹,2012(11):44-48.
被引量:10
4
沈培志,张邦钰,聂奇刚,蔡国清.
高超声速武器发展及其对防空反导作战的影响[J]
.飞航导弹,2014(7):18-21.
被引量:2
5
Graham Warwick 徐德康.
欧洲启动“清洁天空”2计划[J]
.国际航空,2014,0(8):79-80.
被引量:2
6
王振成.
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分析[J]
.舰船电子工程,2015,35(9):16-19.
被引量:2
7
伍尚慧,路静.
临近空间飞行器装备体系发展现状与展望[J]
.电光系统,2015,0(2):1-7.
被引量:1
8
龚太启,刘春雷.
战略“大预警”建设时不我待[J]
.中国空军,2009(3):7-7.
9
苏坤,申卯兴,高培南,吉波.
防空反导一体化作战体系研究[J]
.航天制造技术,2011(5):65-68.
被引量:7
10
刘民,唐晓斌.
基于综合反隐身技术的防空反导预警探测体系研究[J]
.国防技术基础,2015(4):30-35.
飞航导弹
2015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