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析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发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电力电子技术包括半导体功率器件技术、功率变换技术及控制技术等,但以往的电力电子器件的制成材料都是硅半导体材料,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具有优良性能的新型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应用于电力电子器件的制造中。文章对碳化硅材料的应用优势进行了介绍,并对碳化硅材料在电力电子器件中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作者
姜文海
机构地区
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
出处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第36期37-38,共2页
China Hi-tech Enterprises
关键词
碳化硅材料
电力电子器件
硅半导体材料
新型化合物
高频大功率器件
分类号
TN304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1
参考文献
5
1
陈治明.
继往开来、重振我国电力电子器件研发领域的雄风——电力电子器件研发进展专辑特邀主编评述[J]
.电力电子技术,2008,42(12):1-1.
被引量:2
2
吴晓刚,周美兰,李文娟.
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教学实验平台的开发[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33(3):73-75.
被引量:3
3
赵善麒,盛况,刘扬.
新型电力电子器件专辑—特邀主编评述[J]
.电力电子技术,2012,46(12):1-1.
被引量:2
4
杨法明,杨发顺,张锗源,李绪诚,张荣芬,邓朝勇.
功率VDMOS器件的研究与发展[J]
.微纳电子技术,2011,48(10):623-629.
被引量:9
5
赵定远,赵莉华.
现代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J]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3):210-214.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51
1
张娜,吴晓鹏,亢宝位.
沟槽栅低压功率MOSFET的发展(下)——减小优值FoM[J]
.电力电子,2004,2(4):10-14.
被引量:2
2
李现兵,师宇杰,王广州,王桂荣.
浅谈现代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J]
.变频器世界,2005(3):117-120.
被引量:8
3
田波,程序,亢宝位.
超结理论的产生与发展[J]
.微电子学,2006,36(1):75-79.
被引量:7
4
陈万军,张波,李肇基,邓小川.
PSJ高压器件的优化设计[J]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2006,27(6):1089-1093.
被引量:3
5
郭红霞,杨金明.
IGBT的发展[J]
.电源世界,2006(9):51-56.
被引量:11
6
谷海红,张珊靓.
电力电子器件的分析与应用[J]
.电气开关,2006,44(6):10-11.
被引量:2
7
陈星弼.
MOS型功率器件[J]
.电子学报,1990,18(5):97-105.
被引量:14
8
苏延芬,刘英坤.
Trench MOSFET的研究与进展[J]
.半导体技术,2007,32(4):277-280.
被引量:12
9
周继承,郑旭强,刘福.
SiC薄膜材料与器件最新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2007,21(3):112-114.
被引量:11
10
UEDA D, TAKAGI H, KANO G. A new vertical power MOS- FET structure with extremely reduced on-resistance [ J ]. IEEE Trans on Electron Devices, 1985, 32 (1): 2-6.
共引文献
18
1
李平锋.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综述[J]
.机械管理开发,2012,27(1):49-51.
被引量:6
2
闵望.
浅谈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J]
.价值工程,2011,30(10):37-38.
3
杨法明,杨发顺,张锗源,李绪诚,张荣芬,邓朝勇.
功率VDMOS器件的研究与发展[J]
.微纳电子技术,2011,48(10):623-629.
被引量:9
4
关艳霞,李银娜.
混合PiN/Schottky二极管的研究[J]
.电子设计工程,2014,22(15):140-142.
被引量:1
5
谭平安,张希,吴红.
“电力电子器件”课件仿真教学实践[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6,38(1):145-147.
被引量:3
6
刘丛伟,刘旭东,肖佳松,林跻云.
IGBT串联混合均压技术的研究[J]
.电气工程学报,2016,11(11):9-18.
被引量:3
7
李海龙.
绝缘栅FET中国专利现状分析[J]
.科技尚品,2017,0(5):27-28.
8
李武雄,李虹,刘立群.
柔性直流输电控制策略研究[J]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6,37(4):276-280.
被引量:1
9
秦苏梅.
VDMOSFET器件的结构及工艺优化对UIS雪崩耐量的影响[J]
.科学技术创新,2017(16):55-56.
被引量:1
10
张生学.
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的现状和发展[J]
.数码世界,2018,0(7):141-142.
同被引文献
21
1
张波,邓小川,张有润,李肇基.
宽禁带半导体SiC功率器件发展现状及展望[J]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9,4(2):111-118.
被引量:66
2
于晶荣,曹一家,王一军,韩华,谢慧娟,吴伟标.
SiC电力电子器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J]
.微纳电子技术,2012,49(8):503-509.
被引量:4
3
赵正平.
SiC新一代电力电子器件的进展[J]
.半导体技术,2013,38(2):81-88.
被引量:27
4
郭淑贞.
试论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在电力系统的应用[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31(4):88-88.
被引量:2
5
王学梅.
宽禁带碳化硅功率器件在电动汽车中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34(3):371-379.
被引量:116
6
孙凯,陈彤,张瑜洁.
碳化硅光伏逆变器发展现状[J]
.新材料产业,2014(9):34-38.
被引量:5
7
钱照明,张军明,盛况.
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的现状和发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34(29):5149-5161.
被引量:237
8
黄晓波,陈敏,朱楠,徐德鸿.
基于碳化硅器件的双馈风电变流器效率分析[J]
.电力电子技术,2014,48(11):45-47.
被引量:6
9
季建平.
2014年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现状分析[J]
.半导体信息,2014(6):35-37.
被引量:2
10
盛况,郭清.
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在电网中的应用展望[J]
.南方电网技术,2016,10(3):87-90.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4
1
漆宇,李彦涌,胡家喜,范伟,唐威.
SiC功率器件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
.大功率变流技术,2016(5):1-6.
被引量:21
2
杜元阳.
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展望[J]
.湖北农机化,2019(10):21-22.
被引量:2
3
徐思佳,于颜豪,陈岐岱.
基于水辅助的飞秒激光碳化硅微孔加工(特邀)[J]
.光子学报,2021,50(6):66-70.
被引量:7
4
国运之.
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粉体工业,2021(5):10-1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佟雯.
碳化硅材料在珠宝行业的应用前景[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7(10):101-103.
被引量:1
2
陈江,刘华东,乐文韬,罗剑波,范伟.
基于电压源型LCL谐振网络的WPT系统软开关技术[J]
.控制与信息技术,2018(3):33-37.
3
傅亚林,徐锋,张斌,朱均,马益民.
以碳化硅功率模块及永磁电机为特征的新一代牵引系统研究[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9,0(11):33-38.
被引量:8
4
冯超,李虹,蒋艳锋,赵星冉,杨志昌.
抑制瞬态电压电流尖峰和振荡的电流注入型SiC MOSFET有源驱动方法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39(19):5666-5673.
被引量:15
5
柳彬,姚川,徐正喜.
基于碳化硅器件的高频化高效率船用变频器[J]
.舰船科学技术,2020,42(3):106-109.
6
李晔,范涛,李琦,邰翔,温旭辉,蓝福武,陈渊伟.
车用SiC电机驱动控制器用金属化膜电容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0,40(6):1801-1807.
被引量:5
7
裴建红.
基于碳化硅及永磁电机技术的新型城轨车辆牵引系统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2020,37(8):41-43.
被引量:1
8
徐国亮,卢振宇.
SiC功率器件专利布局的研究与分析[J]
.软件,2020,41(9):153-157.
被引量:1
9
毛鸿凯,苏芳文,林茂,张飞,隋金池.
一种具有低寿命区的阳极短路4H-SiC IGBT仿真研究[J]
.电子科技,2021,34(1):60-64.
10
慕玫君,刘诗慧,林飞,张润泽,杨中平.
通过辅助变流器降低电力机车注入牵引网电流谐波的方法[J]
.铁道学报,2020,42(12):72-81.
被引量:2
1
贾战利.
硅半导体材料的生产和市场[J]
.电子材料(机电部),1992(8):1-7.
2
阿部孝夫,伊藤泰藏.
硅半导体材料[J]
.半导体杂志,1989,14(3):43-47.
被引量:1
3
陈兴章.
国内外硅半导体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J]
.上海有色金属,2013,34(3):93-99.
被引量:8
4
夏普宣布新型化合物太阳电池可实现35.8%转换率[J]
.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2009(6):69-69.
5
陈治明.
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制造工艺新进展[J]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2002,23(7):673-680.
被引量:15
6
丁道宏.
国内外开关电源的技术与市场[J]
.电子产品世界,1999,6(2):20-22.
被引量:6
7
钱照明.
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的现状和发展[J]
.变频器世界,2014(7):24-27.
被引量:2
8
张元昊.
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展望[J]
.电子测试,2016,27(7X).
被引量:1
9
沈桂芬,黄和鸾,齐荔.
Ⅱ-Ⅵ族化合物半导体中的复合机制与新型半导体发光器件[J]
.微处理机,1994,15(4):58-62.
10
郑永乐,王毅.
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发展及其应用研究[J]
.三角洲,2014,0(7):181-182.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 第3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