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加强民主党派组织建设问题研究——如何保持民主党派特色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长期以来,这种崭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经历了探索、产生、发展与完善等各个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宝贵经验。今天,随着世界政治格局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这一制度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正确看待政党趋同现象,如何在趋同发展中保持自身特色,是当前各民主党派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我国政党趋同的现状及必然性为出发点,着重阐述了在政党趋同背景下,各民主党派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作者 李娜
出处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6-21,共6页 Journal of Tianjin Institute of Socialis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22

  • 1张献生.我国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实基础[J].安徽统一战线,2001(2):12-15. 被引量:2
  • 2张献生.“趋同论”刍议[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32-35. 被引量:14
  • 3顾金喜,林奇凯.民主党派利益代表机制研究[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11-16. 被引量:4
  • 4甄小英.增强我国政党制度的包容力 实现多党合作制度可持续发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9(4):99-103. 被引量:10
  • 5韩忠.怎样理解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把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系列谈(19).人民日报,2001,(1).
  • 6Ruud Koole. The Vulernability of the Modem Cadre Party in the Netherlands[ A ]. R. S. Katz and Mair (eds). How Parties Organize: Change and Adaption in Party and Organization in Western Democracies[ C]. London: Sage, 1994.
  • 7林勋健.布莱尔与“共识政治”[N].人民日报,1999-08-06,(7).
  • 8马丁·利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246.
  • 9王军.从民社党走向看德国政党问趋同现象.德国研究,2001,(1).
  • 10韩忠.《怎样理解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把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系列谈(19)》,载于2001年9月16日《人民日报》.

共引文献2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