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提高玉米杂交制种产量的主要措施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玉米杂交制种的最终目的是向市场提供足够数量优质的杂交种子,以保证玉米生产的正常进行。本文从杂交制种的种植密度、去雄、辅助授粉等关键环节探讨了提高玉米制种产量的主要措施。
作者
刘树新
张建国
机构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南良种繁育基地
出处
《新疆农业科技》
2015年第5期2-4,共3页
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玉米
杂交制种
种植密度
去雄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赵增煜,王景升,王凤英,等.玉米、髙粱杂交种纯度对产量的影响及分级标准的研究[J].沈阳农学脘学报,1983(2):10-21.
2
张华.
影响玉米亲本种子纯度的原因及对策[J]
.河南农业,2010(3):56-56.
被引量:1
3
石磊,赵致,崔亮.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杂交组合产量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10,30(1):18-19.
被引量:2
4
秦贵文,赵致禧,程立新,王桂荣,王要闯,苏玉杰,李彦昌,张晓春.
浚单20玉米杂交制种适宜播期与密度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6):14-16.
被引量:11
5
陈丽,李国章,张文博,王学铭,吴龙军.
不同种植密度对新引进玉米杂交组合产量的影响[J]
.宁夏农林科技,2013,54(5):4-5.
被引量:3
6
李文彪,郜翻身.
地膜覆盖对春玉米光合性能和产量构成的影响[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32(4):15-16.
被引量:11
7
佟屏亚.
农机与农艺结合的典型范例——记玉米覆膜栽培技术的产生与发展[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07(1):7-9.
被引量:4
8
吕亚娟,杜世毅.
杂交玉米制种带叶去雄对产量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3):52-53.
被引量:13
9
范广玉,赵维新,吕相义,王玉秀,高振治.
带叶去雄对玉米制种产量的影响[J]
.种子世界,1997,0(4):24-25.
被引量:3
10
柳林,李方华.
酒泉地区玉米杂交制种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10(15):11-12.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王效瑜,武维民,罗世武,贺毅.
宁南丘陵地区玉米杂交制种高产途径探讨[J]
.玉米科学,2004,12(z1):74-75.
被引量:3
2
牟志勇.
玉米不同移栽密度对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4,12(z1):78-78.
被引量:21
3
孙小文,孙敬华,王立新.
玉米制种花期不遇的原因及预测方法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143-144.
被引量:8
4
吴建明,陆国盈,梁和.
肥料与密度对高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2):175-177.
被引量:27
5
陈洁.
玉米杂交制种的花期预测与调节[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307-1308.
被引量:8
6
金继运,张宁,梁鸣早,吴荣贵,Sam Portch.
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在土壤肥力研究及测土施肥中的应用[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6,2(1):8-15.
被引量:91
7
王立华,王玉国,李成忠.
玉米杂交制种中的最佳施肥量研究[J]
.种子,2006,25(7):72-75.
被引量:7
8
王鹏文,戴俊英,赵桂坤,刘鹏飞.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玉米科学,1996,4(4):43-46.
被引量:140
9
梁嘉陵.
丘陵区川谷地玉米最佳群体结构模式的研究[J]
.玉米科学,1996,4(4):54-56.
被引量:7
10
向青云,黎明,张发维,赵艳.
柑橘大棚容器育苗基质配比试验[J]
.种子,2007,26(2):75-77.
被引量:40
共引文献
40
1
吴凌波,高聚林,木兰,任有志.
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表层土壤含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3):18-20.
被引量:35
2
王秀芬,陈百明,毕继业.
基于县域的地膜覆盖粮食增产潜力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1):146-149.
被引量:8
3
王君,张常在,吕丽俊,张俊杰,张福成.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科河11号的选育[J]
.华北农学报,2004,19(F12):146-148.
被引量:2
4
郭志利,孙常青,卢成达.
谷豆覆膜条带种植技术及其光合水分变化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17(5):909-913.
被引量:15
5
李爱军,李占录,袁斌,李作一,周福平.
去雄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10,38(9):17-19.
被引量:3
6
梁黔云,罗仕文,杨远平,马俊,吕丽丹,范厚明.
不同播期对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7号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9):95-95.
被引量:1
7
徐彬彬.
播期、密度对玉米辽单565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12(1):26-27.
被引量:3
8
郭党,韩卫红,马翔龙,李小东,李建刚.
玉米新品种洛单668西北制种关键技术研究[J]
.园艺与种苗,2012,32(8):84-86.
被引量:1
9
许洛,赵锁江,王绍新,冯健英.
密度和播期对石玉9号产量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2012,16(4):21-23.
被引量:1
10
侯玉虹,陈传永,胡小凤,董树亭,赵明.
春玉米群体净同化率(NAR)动态变化特征及定量化分析[J]
.玉米科学,2012,20(5):65-70.
被引量:10
1
刘朴.
移栽油菜的大田管理[J]
.南阳农业科技,2003(6):3-3.
2
李伟,宋宝军,牛庆杰,梁秀丽,刘壮.
向日葵的田间管理[J]
.农村科学实验,2001(6):6-6.
3
张瑜,别志伟,席振强.
玉米制种辅助授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种子科技,1997(1):43-43.
被引量:3
4
陈清硕.
荞麦的高产栽培[J]
.应用科技,1999,26(7):23-23.
5
农业部近日认定首批国家级杂交种子生产基地[J]
.福建稻麦科技,2013,31(3):77-77.
6
曹慧玲,王福合.
提高玉米杂交种子发芽率的技术措施[J]
.种子科技,1993(6):40-40.
7
韩广成.
提高杂交玉米种子纯度的几项措施[J]
.新农业,1997(6):22-22.
8
刘平.
杂交棉花优质高产制种技术[J]
.种子科技,1998(5):42-43.
9
杨兴飞,王桂华.
玉米杂交种子冻害的识别与预防[J]
.中国农学通报,1996,12(6):47-47.
被引量:1
10
程春伟,曾令传.
杂交稻种发芽率下降的原因与防止措施[J]
.种子科技,1999(1):41-41.
被引量:4
新疆农业科技
201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