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彰幽抉微、精博允当的区域文化研究大著——评赵逵夫主编的《西和乞巧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七夕节”在甘肃陇南、天水一带也叫“乞巧节”。“‘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的意思,乞是乞讨,巧则是心灵手巧,有巧思妙想,其实质是说有智慧。”
作者
付乔
机构地区
天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
出处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23-125,共3页
Journal of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区域文化
主编
智慧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王文元.西和乞巧:古代女儿节的遗存[N].兰州晚报,2006,8,6.
2
赵逵夫.
汉水与西、礼两县的乞巧风俗[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6):83-88.
被引量:43
3
郭昭第.
西和乞巧节的地域表征及乞巧歌的文化精神[J]
.兰州学刊,2011(4):186-190.
被引量:4
4
赵子贤.西和乞巧歌[M].赵逵夫,注.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4.
5
本刊编辑部,毛俊玉,古福,王昱心.
传说七夕! 发明七夕?[J]
.文化月刊,2011(8):24-27.
被引量:1
6
王国维.古史新证[A]..王国维论学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总论38-39,38.
7
赵逵夫.
汉水、天汉、天水——论织女传说的形成[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26(6):1-4.
被引量:33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赵逵夫.
论牛郎织女故事的产生与主题[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27(4):56-63.
被引量:18
2
赵逵夫.
连接神话与现实的桥梁——论牛女故事中乌鹊架桥情节的形成及其美学意义[J]
.北京社会科学,1990(1):74-79.
被引量:8
3
赵逵夫.
汉水与西、礼两县的乞巧风俗[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6):83-88.
被引量:43
4
赵子贤.西和乞巧歌[M].香港银河出版社,2010.
5
叶维廉.中国古典诗中的传释活动[R].中国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6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R].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
7
方东美.中国哲学对未来世界的影响[R].东方诗哲方东美论著辑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
论语[A].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9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Z].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10
范宁.牛郎织女故事的演变[A].文学遗产增刊(第一辑)[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5.
共引文献
69
1
蔡副全.
敦煌汉简《教诲歌》新考[J]
.西泠艺丛,2020(5):23-28.
2
赵逵夫.
秦人西迁的时间、地点与文化传统的形成[J]
.甘肃政协,2021(1):7-13.
被引量:2
3
蔡副全.
杜甫陇右诗两地名考辨[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30(3):1-3.
被引量:5
4
赵逵夫.
展开五千年文学与文化史的前半段——《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丛书》序[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30(3):15-18.
被引量:1
5
赵逵夫.
陇东、陕西的牛文化、乞巧风俗与“牛女”传说[J]
.文化遗产,2007(1):95-102.
被引量:9
6
赵逵夫.
从广东七夕节的传播源流看其文化特征[J]
.文化遗产,2011(3):84-92.
被引量:5
7
赵逵夫.
汉水、天汉、天水——论织女传说的形成[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26(6):1-4.
被引量:33
8
黄康斌.
上博楚简《诗论》与《邶风·绿衣》新探[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27(4):85-87.
被引量:1
9
郑先兴.
汉画牛郎织女神话的原型分析[J]
.古代文明,2007,1(4):93-104.
被引量:1
10
陈小敏,李立.
牛郎织女神话十年研究述评(1996—2006)[J]
.古代文明,2008,2(1):99-108.
被引量:3
1
胡凡.
著姓望族的历史与区域文化研究 ──评吴仁安著《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J]
.学术月刊,1999,31(6):111-113.
2
王光华.
搜穷罗尽 推陈出新——《楚系铭文综合研究》评介[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1):192-192.
3
元夕.
习知水利巧思绝人──郭守敬[J]
.中国科技财富,1998(7):62-63.
4
邬文玲.
区域文化研究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从《两汉时期江南士人行迹述略》一文谈起[J]
.文史杂志,1998(5):32-34.
5
戴逸.
纪念陈垣与开展区域文化研究[J]
.历史研究,1991(3):3-6.
被引量:2
6
刘汉东.
中国区域文化史及史料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J]
.广东社会科学,1999(5):165-165.
被引量:1
7
徐华烽.
再议钧台、钧州与钧窑[J]
.中原文物,2016(4):60-64.
被引量:3
8
常建华.
读《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J]
.历史教学(下半月),1998(2):48-48.
9
徐卫民.
《秦汉区域文化研究》评介[J]
.中国史研究,1999(4):166-167.
10
马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J]
.中原文化研究,2016,4(3):44-44.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