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重症胸外伤伴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械通气疗效分析研究 被引量:6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胸外伤伴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5年5月本院ICU收治的208例重症胸外伤伴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治疗医师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其中A组采用PCV(压力控制通气)模式,B组采用PSV(压力支持通气)模式。记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高敏C反应蛋白、PaO_2、Pa CO2、氧合指数(PaO_2/FiO_2)、最大肺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高敏C反应蛋白、PaO_2、Pa CO2、PaO_2/FiO_2指标无显著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治疗后1、2、3天的心率、呼吸频率、高敏C反应蛋白数值明显低于B组,而治疗后1、2、3天的平均动脉压、PaO_2、Pa CO2、PaO_2/FiO_2检测值显著高于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检测指标无显著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24、48小时的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均略高于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模式通气时间比较,压力控制通气比压力支持通气时间略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胸外伤伴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早期行压力控制通气(PCV)模式治疗,可以更有效提高合指数、快速纠正低氧血症,并通过使肺外组织获得氧气供给,减少了炎症反应的发生时间反应,使患者病死率下降,适合临床医师选择应用。
出处 《浙江创伤外科》 2015年第6期1136-1138,共3页 Zhejiang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49

共引文献265

同被引文献33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1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