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唯物史观的问题意识与体系意识的思考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的产物,哲学理应面向现实、反映现实。回顾我国唯物史观的发展历程,也经历了自觉的体系建构,意识到现代问题意识的转变,但对于问题意识的过度强调,也带来了诸如缺乏历史性、历史感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做到方法论上的自觉,即把唯物史观的体系意识与问题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表现为:现代性与历史性的结合、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把唯物史观看作一个"艺术整体"等。
作者
王科
王让新
机构地区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出处
《社科纵横》
2015年第12期153-156,共4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关键词
唯物史观
问题意识
体系意识
分类号
B0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638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7,136-137,138.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共引文献
1638
1
潘春良.
以问题为中心确立研究方向和构建研究体制——对地方社科院研究方向定位和研究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
.学习与探索,2004(4):10-14.
2
刘大椿.
问题意识与超越情怀[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4):18-25.
被引量:38
3
杨昌宇.
自由:法治的核心价值[J]
.北方论丛,2004(5):120-123.
被引量:3
4
肖祥.
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反对权力拜物教[J]
.理论探讨,2002(4):55-58.
被引量:1
5
吴卫军.
试论司法改革的目标定位[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5):58-62.
6
谢晖.
论法律实体[J]
.山东社会科学,2004(10):64-73.
被引量:4
7
喻中.
关于法律意识形态的几点思考[J]
.探索,2002(2):59-63.
被引量:9
8
曹刚.
应用伦理学中的程序问题——关于程序的内在价值和建构原则[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6):56-61.
9
郝贵生.
论马克思对法国环境决定论的批判及现实意义[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6):1-6.
被引量:1
10
李志国.
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和剥削的理论及我国的现实——温州私营经济实证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2005(2):36-39.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4
1
张奎良.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学说的形成[J]
.求是学刊,1984,11(6):29-38.
被引量:3
2
吴晓明.
作为历史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J]
.中国社会科学,2008(1):24-39.
被引量:35
3
卢钟锋.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学说与历史发展阶段性问题[J]
.中国史研究,2010(2):5-14.
被引量:3
4
何兹全.
我所经历的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J]
.史学理论研究,2003(2):32-40.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1
1
陈偲玉.
唯物史观与现代意识的形成[J]
.求知导刊,2017(17):157-158.
1
孙正聿.
从“体系意识”到“问题意识”──九十年代中国的哲学主流[J]
.长白学刊,1994(1):30-34.
被引量:17
2
孙正聿.
伟大的实践与实践的哲学——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J]
.社会科学战线,2008(5):1-6.
被引量:9
3
孙正聿.
从“体系意识”到“问题意识”[J]
.哲学动态,1994(4):32-32.
4
孙正聿.
从“体系意识”到“问题意识”——九十年代中国的哲学主流[J]
.中国哲学史,1994(4):4-8.
5
杨学功.
“问题意识”凸显和领域(部门)哲学勃兴[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20(2):17-21.
被引量:6
6
转向生活世界的伦理学变革[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8):90-91.
7
孙正聿.
哲学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哲学[J]
.师资建设,2009,22(2):91-92.
8
张宏,卞绍斌.
当前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前提性批判[J]
.理论与改革,2002(3):29-31.
9
张宏,卞绍斌.
走向后体系时代——当前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前提性批判[J]
.理论月刊,2002(11):21-22.
10
雷龙乾.
实践观哲学与实践哲学的关系[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5):62-66.
被引量:3
社科纵横
2015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