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计算机文化基础“以证代考”考试改革的思考——以江西青年职业学院为例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国内部分高职院校实行了计算机文化基础"以证代考",本文就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当前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分析了推行"以证代考"考试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作者
余丽娜
彭涛
机构地区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
出处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
以证代考
考试改革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邓阿琴,林仲桂,徐一斐,丁锋.
高职院校“以证代考”课证融通实施途径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2014,0(29):232-233.
被引量:11
2
杨伟杰.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证代考”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14(4):32-36.
被引量:11
3
廖春生.
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考试改革新思路——以证代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4):288-289.
被引量:2
4
刘英晖,曾雅静.
“以证代考”——高职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分析研究[J]
.科技广场,2010(2):235-236.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黄冬梅,汤天啊.
基于“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0(S1):68-69.
被引量:8
2
于险波.
关于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J]
.继续教育研究,2005(4):163-164.
被引量:31
3
许莉.
高职考试模式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
.职教论坛,2006,22(08X):55-57.
被引量:34
4
宫文颖.
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新思路——以证代考[J]
.辽宁高职学报,2007,9(5):30-31.
被引量:9
5
教育部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
6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7
中共中央办公厅文件(中办发[2006]1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2006.
8
陈罗湘,刘钢.
高职教育“以证代考”考核模式探微[J]
.职业教育研究,2008(5):60-62.
被引量:14
9
王晓丹,顾可民.
高职计算机专业“以证代考”考试模式改革实践与研究[J]
.福建电脑,2009,25(1):27-27.
被引量:3
10
叶超,王云波.
高职教育考试模式改革问题探究[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3):5-7.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28
1
葛志宏,邓静.
高职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价值工程,2012,31(16):236-237.
被引量:1
2
向辉,王剑峰,何红兵,王颖,罗能.
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制度的几点思考[J]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50-53.
3
曾彩霞.
浅议高职高专英语“以证代考”的改革[J]
.考试周刊,2013(18):1-2.
被引量:2
4
向辉,王剑峰,罗能.
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制度的困境及措施[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2(3):1-3.
被引量:4
5
许慧艳,戴莉莉.
校企合作下高职考试模式初探[J]
.中医教育,2014,33(1):72-75.
6
邓阿琴,林仲桂,徐一斐,丁锋.
高职院校“以证代考”课证融通实施途径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2014,0(29):232-233.
被引量:11
7
叶娟,陈君梅.
培养职业能力,笃行创新实践——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探索[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5,18(1):253-254.
被引量:2
8
李小遐,高杨.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以证代考实践与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5(27):209-210.
被引量:3
9
朱彦廷.
广西高校计算机联合考试刍议[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4):43-45.
10
杨伟杰.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国际商务类专业结合的研究与实践[J]
.装备制造与教育,2015,29(3):83-86.
同被引文献
6
1
王凌艳.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计算思维教学研究[J]
.科技创业家,2013(7).
被引量:1
2
李宏滨.
计算机基础考试改革初探[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146-147.
被引量:4
3
黄霞.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18):122-123.
被引量:8
4
李小兰,王小玲.
基于计算思维的《网页设计技术与应用》课程考试改革研究与实践[J]
.软件导刊,2014,13(2):197-199.
被引量:2
5
杨玫,李瑛,韩秋枫.
军队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36(A01):174-177.
被引量:6
6
翟剑锋.
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J]
.电脑知识与技术(过刊),2013,19(8X):5323-532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徐宝磊.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改革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2Z):143-14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赵凤香,苑磊,王晓燕.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无纸化考试改革探析[J]
.科教文汇,2016(33):119-120.
被引量:6
1
刘文霞.
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9):115-116.
被引量:8
2
何良凤.
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
.科技广场,2011(6):250-252.
被引量:1
3
徐华勇.
探究高职院校推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条件[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8(2):89-91.
被引量:2
4
王燕舞.
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当代职业教育,2014(5):88-90.
被引量:3
5
宁顺青.
高职院校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2):39-41.
6
王健,姚多忠,张舒予.
高职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与教学模式探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5):15-17.
被引量:12
7
吴杨,向萍.
红透半边天的高校——探访国内部分女子学院[J]
.高校招生(高考升学版),2010(12):41-42.
8
蔡恩泽.
农民工返乡也有积极意义[J]
.新西部,2008(12):5-5.
9
陈姝.
采用圆桌教学法改变传统高职教学方式[J]
.经贸实践,2015,0(7X):159-160.
10
李凌.
农业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J]
.教育与职业,2007(20):50-52.
被引量:4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