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时时刻刻》中名流的文化意义解读

Cultural Implication of Celebrities in The Hour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美国当代作家麦克·坎宁安的《时时刻刻》因为将弗吉尼亚·伍尔夫及代表作《达洛维夫人》作为故事蓝本而引发了众多批评家的讨论,然而小说中涉及的明流现象却很少被关注。本文将分析《时时刻刻》中名流的文化意义。文章将从名流的商品化,个人价值的衡量标尺以及对其不同的态度体现出的独特的个人品味三个方面来分析其在小说中的作用,并通过这些分析折射出大众文化在普通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The Hours, written by Michael Cunningham as its chief source, has attracted wide criticism, however, , Taking Virginia Woolf's famous novel Mrs. Dalloway seldom critics paid any attention to the stardom in the novel.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its cultural implication of celebrities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 commercializa- tion, measurement of individual value, and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their particular taste. And also the effects of the mass culture on ordinary people's life will be discussed.
作者 叶家春 曾杰
出处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2期134-137,150,共5页 Journal of Mianyang Teachers' College
关键词 《时时刻刻》 名流 文化意义 大众文化 The Hours, celebrity, cultural implication, mass cultur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Cunningham, Michael. The Hours[ M ]. New York: Picador, 1998.
  • 2OI-Iehir, Andrew. "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Salon. com. 27 Dec. 2002.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LexisNexis. 13 Nov. 2003. http://web, lexis -nexis. com.
  • 3张凤铸、施旭升.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66.
  • 4陈晓云.电影明星、视觉政治与消费文化——当代都市文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明星[J].文艺研究,2007(1):12-18. 被引量:23
  • 5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6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二级参考文献8

  • 1张真.《银幕艳史》——女明星作为中国早期电影文化的现代性体现[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1):61-70. 被引量:34
  • 2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第267页.
  • 3《新闻晨报》2000年7月28日.
  • 4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等.《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77页.
  • 5李欧梵.《摩登上海-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0页,第111页.
  • 6周慧玲.《表演中国:女明星,表演文化,视觉政治,1910-1945》,麦田出版社,2004年版,第94页.
  • 7张颐武.《中国之眼: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想象》,钟大丰主编.《文化亚洲:亚洲电影与文化合作》,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 8R.科尔多瓦,肖模.明星制的起源[J].世界电影,1995,0(2):60-80. 被引量:46

共引文献14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