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一类故事的两种写法——《我在霞村的时候》与《金宝娘》的互文阅读 被引量: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法国学者朱丽叶·克里斯蒂娃认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任何本文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1)从这一观点出发,她提出了"互文性"概念,常常用来比较两个具体或特殊文本之间的关系,以及一文本通过记忆、重复和修正,向它文本产生扩散性影响。艾布拉姆斯也说过:"任何一部文学文本‘应和’其他的文本。或不可避免地与其他文本相互关联的种种方法。
作者 李明彦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4-72,共9页
基金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互文现象研究"(项目批准号:14CZW07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XS15009)的阶段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 1Julia Kristcva,Word Dialogue and Novel,in The Kriste- va Reader,Toril moied, 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 Ltd,1986: 36.
  • 2关于"互文性"概念来自朱力亚·克里斯蒂娃.引自M.H.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词典》,第37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 3杨义:《中国小说史》(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65-566页.
  • 4董炳月.贞贞是个“慰安妇”——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解析[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2):211-219. 被引量:30
  • 5丁玲.《谈自己的创作》,《丁玲全集》第7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7页.
  • 6萧军.萧军日记(1940)[J].新文学史料,2007(3):4-42. 被引量:18
  • 7卢梭:《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模仿》,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 8马烽:《偶然机遇,步入文坛》,《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马烽》,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代序第29页,代序第25页.
  • 9马烽:《扎根吕梁山(续)》,《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6年第6期.
  • 10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丁玲文集》第3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31页.

共引文献132

同被引文献19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