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新媒体时代的“碎片化”现象对高校育人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叙事语言、阅读习惯、教学模式影响下,新媒体时代的"碎片化"格局已然不可逆转。"碎片化"使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认知模式、行为模式等发生根本性转变,也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课题。国家、高校、社会要及时把握新媒体时代"碎片化"的逻辑规律,丰富新媒体时代知识文化产品供给,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体系,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教育能力,避免大学生思维碎片化的形成。
出处 《北京教育(德育)》 2018年第10期41-45,共5页 Beijing Education
基金 2018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支持课题"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维碎片化育人的影响及对策"(BJSZ2018ZC26)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10

  • 1丹尼斯·麦克伦尼.《简单的逻辑学》,山西出版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4-12页.
  • 2斯拉热沃·齐泽克.《斜目而视--透过通俗文化看拉康》,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1页.
  • 3吴炫.中国当代思想批判[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96.
  • 4Thomas S. Popkewitz. A Politi- c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Reform:Power/Knowledge in Teaching, Teac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 M ].Teachers College Press. New York:1991.42.32.15.1.1.18.10.
  • 5洪一宝.托马斯·波克维茨“社会知识论”及其对教育/课程研究之挑战[EB/OL].http://www.docin.com/p-601840460.html,2014-01-01.
  • 6Thomas S. Popkewitz. Straggling for the Soul: The Polities of School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er [M]. Teachers College Press. New York: 1998. 20.21.29.28.25.17.
  • 7布莱恩·马吉."开放社会之父"-波普尔[M].南砚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8.
  • 8Thomas S. Popkewitz. Cosmopolitanism and the Age of School Reform: Science, Education, and Making Society by Making the Child [ M ]. Routledge Taylor &Francis Group. New York:2007. preface xiv.
  • 9托马斯.波克维茨,阚维.美国学校教育反思:世界主义和社会排斥的视角[J].教育学报,2010,6(3):74-84. 被引量:7
  • 10赵婧.“碎片化”思维与教育研究——托马斯·波克维茨教授访谈录[J].全球教育展望,2012,41(10):3-7. 被引量:40

共引文献91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1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