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试论南高与鲁迅笔下的“多余人”形象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多余人"所面临的困难是"对异质文化或完全认同,或是完全抗衡,或是认同后复归,完成两种文化的融合,而多余人就是在两种文化之间,找不到位置的人物的形象表达。"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既不满足于社会现实,渴望有所作为又找不到方向,缺乏行动的勇气,长期生活在苦闷忧郁中,成为社会的"多余人"。他们出身于贵族,厌恶上流社会又无力反抗,意识到周围的空虚无聊。他们带着怀疑的眼光看社会,但又无法摆脱自身困境。他们对现实也有抗议,但只局限于尖刻的议论和交谈,很少有实际行动。南高和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更容易将"多余人"生动、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 郭文斗
出处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5年第12期60-62,共3页 Modern Chines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金振胜.鲁迅小说的内心独白与主题意蕴[J].天中学刊,2006,21(4):87-89. 被引量:1
  • 2林志浩.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 3王得后.探索鲁迅之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 4陈庭释.鲁迅与南高知识分子题材[J].国家大学语言文学院学报,2008.
  • 5[越]南高.《多余人生》,《南高小说选集》(第二册),河内: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0页.
  • 6[越]南高.《明月》,《南高小说选集》(第一册),河内: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1页.
  • 7[越]春妙.《浪漫诗选集》,河内:青年出版社,1982年版,第25页.

二级参考文献3

  • 1.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 2.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 3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共引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