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走向白璧德:学衡派之“前史”--以梅光迪、胡先骕为例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席卷全国的时候,学衡派逆势而动,发出了"异声"。耐人寻味的是,他们是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年纪相似、教育背景接近的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倡导者高举思想、文学、语言三大革命旗帜的时候,他们却走向了白璧德的人文主义,对其推崇备至。白璧德的人文主义为何唯独对学衡派成员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以往学界对此问题多以学衡派统而论之,忽视了学衡派成员的个性。鉴于此,本文以胡先骕为代表,梳理其走向白璧德之历史,探讨其中的动因。
作者 李欢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46,共18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基金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译文学编年考录及数据库建设(1896-1949)”的延伸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吴宓《悼白壁德先生》,收入《新人文主义思潮-白壁德在中国》,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 2胡适:《非留学篇》,《胡适全集》(第20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第8页,第19页.
  • 3胡先骕:《新文化之真相》,《公正周报》1920年第1卷第5期.
  • 4胡先骕:《说今日教育之危机》,收入《胡先骕文存》,张大为、胡德熙、胡德煜合编,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共引文献1

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