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奈保尔《河湾》中的民族认同困境研究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对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来说,任何现代化改造都可以被视为一种"入侵",这种"入侵"带来的不仅是血腥的战争、动荡的生活,还有文化上的毁灭——弱势族群总会因物质上的落后逐渐丢失精神信仰,趋向于先进族群的价值观,而弱势族群一旦淡化或失去了对本民族的精神认同,那么距离被毁灭也就不远了。本文以奈保尔的《河湾》为例,探讨了一段在特殊时期里非洲民族的认同困境。
作者 王晓璐
出处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3-124,共2页 View on Publishing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21

  • 1梅晓云.V.S.奈保尔:从未抵达的感觉[J].外国文学研究,2003,25(5):24-29. 被引量:17
  • 2邹颉.维迪亚达·苏莱普拉沙德·奈保尔其人其作[J].外国文学,2002(1):10-11. 被引量:1
  • 3方杰.奈保尔《河湾》中的悲观主义历史观[J].当代外国文学,2006,27(4):31-37. 被引量:6
  • 4奈保尔.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M].黄道琳,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 5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M].李昆,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324.
  • 6奈保尔.印度受伤的文明,[M].宋念申译.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3.
  • 7奈保尔.幽暗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M].李永平译.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3.
  • 8V.S. Naipaul. A Second Visit,in The Overcrowded Barracoon, [M].London: Andre, Deutch, 1972.
  • 9V.S.Naipaul. Between Father and Son: Family Letters, [M].Vintage,2000.
  • 10Ian Hamihon. Without a Place. See Hammer, Robert D.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V.S.Naipaul, [M].Washing ton D.C. Three Continents Press, 1977.

共引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