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职务犯罪案件适用附条件逮捕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附条件逮捕作为一项新生制度,在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议均较大。其实质在于法定逮捕标准的分层次适用,具有理论正当性和法律正当性。在职务犯罪中适用附条件逮捕具有保障侦查顺利进行和程序正当性的重要意义。应坚持比例原则和最后原则,准确把握"八九不离十"的证据标准,有效构建侦捕诉衔接机制,完善外部制衡机制,并建立科学的质量责任追究机制。
作者
李雪蕾
陈伟龙
机构地区
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
台州市文联
出处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01-105,共5页
Journal of Jiangxi Police Institute
关键词
附条件逮捕
职务犯罪
证据标准
跟踪监督
外部制衡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汪建成.
附条件逮捕改革述评[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2(4):13-19.
被引量:11
2
李奋飞.对"有条件逮捕"的质疑[EB/OL].(2007-06-081[2015-08-30].http://vip.bokee.cm/20070608304431.html.
3
陈瑞华.未决羁押制度的理论反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
4
朱孝清.
论附条件逮捕[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9):3-10.
被引量:11
5
曹建明.转变和更新执法理念确保刑诉法正确实施[N].检察日报.2012-7-23.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朱孝清.
关于逮捕的几个问题[J]
.法学研究,1998,20(2):111-117.
被引量:24
2
李剑非.
美国保释制度简介[J]
.中外法学,1993,5(4):56-60.
被引量:6
3
苗生明,王伟.《附条件逮捕定期审查制度若干问题研究》,载伦朝平,甄贞主编.《附条件逮捕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4
《宪法》第37条.
5
《刑事诉讼法》第1编第6章.
6
《刑事诉讼法》第2编第2章第8、9、10节.
7
《国家赔偿法》第3章第1节.
8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6章第5节,第7章.
9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6章第5节,第7章.
10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切实保障刑事案件办案质量的通知》.
共引文献
16
1
孙中梅,赵康.
捕后羁押必要性建议权和撤销逮捕权关系之厘清[J]
.中国检察官,2013(17):47-50.
2
朱孝清.
论附条件逮捕[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9):3-10.
被引量:11
3
刘璐.
浅议逮捕证明标准——也谈如何破解羁押难题[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0(6):93-96.
4
郭明文.
附条件逮捕质疑[J]
.求索,2011(8):148-150.
被引量:1
5
姚磊.
论附条件逮捕制度的案件分流功能[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1,25(4):49-53.
6
谭刚.
附条件逮捕的体系性地位新论[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12):82-87.
被引量:1
7
谭刚.
附条件逮捕的体系性地位新论[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6(1):53-59.
8
徐鹤喃.
中国的羁押必要性审查——法制生成意义上的考量[J]
.比较法研究,2012,26(6):82-91.
被引量:15
9
黄宁.
论我国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不足与完善——以A省H县检察院办理审查批捕案件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26):57-58.
被引量:1
10
曾军,师亮亮.
检察机关与侦查、审判机关配合制约机制的现状分析及完善[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3,15(6):98-11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9
1
朱苏力.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关于马歇尔诉麦迪逊案的故事[J]
.比较法研究,1998,12(1):68-74.
被引量:92
2
李治永,宋立刚.
“附条件逮捕制度”的利弊权衡[J]
.天津法学,2009,25(S1):199-202.
被引量:1
3
潘世芳.
浅谈“附条件逮捕”制度[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4(1):65-67.
被引量:1
4
朱孝清.
强化侦查监督 维护公平正义[J]
.人民检察,2005(06X):5-10.
被引量:34
5
许永俊,程晓璐.
海淀区《检警关系指导规则(试行)》解读[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16(1):105-110.
被引量:7
6
高景峰.
附条件逮捕的法律与现实价值[J]
.人民检察,2008(20):5-8.
被引量:4
7
李继华.
附条件逮捕: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的权衡选择 逮捕制度的深化与发展专题研讨会综述[J]
.人民检察,2008(20):16-18.
被引量:9
8
张德江,黄春玲,陈久红.
附条件批准逮捕制度的实证分析——以重庆市实施附条件批准逮捕制度为例[J]
.西部法学评论,2008(5):63-67.
被引量:3
9
宋毅,余浩.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附条件逮捕案件分析[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16(6):3-8.
被引量:10
10
王欢.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附条件逮捕实证研究报告[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16(6):9-14.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闵丰锦.
附条件逮捕制度存废之省思[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34(6):9-21.
1
陈龙鑫.
新刑诉法视野下的侦查权外部制衡机制[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3,28(6):93-97.
2
陈刚,卢新华.
审查逮捕适用标准刍议[J]
.人民检察,2006(05X):39-41.
被引量:4
3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未成年人审前羁押状况调查[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18(2):132-139.
被引量:5
4
邹震宇,沈阳.
论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J]
.中国检察官,2016(11):51-54.
5
刘伟.
试论依法行政原则在我国的发展[J]
.行政与法,2011(9):33-36.
被引量:1
6
新《产品质量法》明细质量责任[J]
.中国自行车,2000(8):8-8.
7
新《产品质量法》将实施[J]
.化工技术信息,2000(14):1-1.
8
王红.
产品质量责任的种类及其承担方式(四)[J]
.技术监督实用技术,1999(5):11-12.
9
许道恒,向华波.
当前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探讨[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9,24(6):53-57.
被引量:1
10
朱姝.
《产品质量法》的立法目的与标准化的关系[J]
.中国标准导报,2003(6):41-42.
被引量:4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