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策思考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城市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在有限的土地使用情况下,有效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前提。近年来,我国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是当下重点研究范畴之一。因此,本文深入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行之有效的对策。
作者
李治国
机构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调查规划院
出处
《西部资源》
2015年第5期30-30,37,共2页
Western Resources
关键词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
对策
思考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田党生.
关于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及其反思[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4):189-192.
被引量:10
2
李婧云.
论我国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J]
.理论学刊,2009(5):65-67.
被引量:5
3
郑泽庆,黄贤金,钟太洋,王广洪.
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综述[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3):89-93.
被引量:56
二级参考文献
90
1
章牧.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宏观评价的设计与实现[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0(z1):111-116.
被引量:38
2
乔伟峰.
基于GIS的城市土地潜力评价系统建设研究[J]
.科技经济市场,2006(12).
被引量:3
3
刘峰.
积极推进城市化与土地使用集约化[J]
.宁夏社会科学,1999(4):46-50.
被引量:5
4
刘卫东,袁华宝.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策略的转变[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0(2):56-61.
被引量:16
5
蔡育天.
加快机制转变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J]
.中国土地,1996(2):20-21.
被引量:4
6
章其祥,孙在宏,沈剑荣,冯雪渔,范宇,张侠.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以南京市为例[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3):101-105.
被引量:56
7
刘力,邱道持,粟辉,曹蕾.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9(5):887-890.
被引量:122
8
林坚,陈祁晖,晋璟瑶.
土地应该怎么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与指标评价[J]
.中国土地,2004(11):4-7.
被引量:136
9
王梅,曲福田.
昆山开发区企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构建与应用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04,18(6):22-27.
被引量:133
10
毛蒋兴,闫小培,王爱民,李响,钱紫华.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述评[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2):48-52.
被引量:151
共引文献
68
1
刘洁,王瑷玲,姜曙千,邹县委,孙娟.
胶州市胶北镇10个村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S1):244-249.
被引量:20
2
黄金升,陈利根,张耀宇.
基于评价指标性状差异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义乌市为例[J]
.资源科学,2015,37(4):680-689.
被引量:20
3
林坚,张沛,刘诗毅.
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技术体系与思路[J]
.中国土地科学,2009,23(4):4-10.
被引量:140
4
吕颖,卫海燕.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赤峰市翁牛特旗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9):784-786.
5
马才学,姜志翔.
枣阳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
.广东土地科学,2009,8(5):18-22.
被引量:1
6
曾祥坤,李贵才,赵新平,罗婷文.
用地空间结构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尺度效应的影响[J]
.资源科学,2009,31(12):2130-2136.
被引量:3
7
曹广忠,白晓.
中国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区位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2):12-18.
被引量:59
8
张俊平,胡月明,田原,王璐,刘素萍.
广东省县级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以紫金县为例[J]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2):422-428.
被引量:11
9
付君,张泳.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评价[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5(1):113-116.
被引量:1
10
刘瑞超,王成新,王明苹.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实证——以济南市为例[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5(2):70-73.
同被引文献
25
1
赵荣.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研究[J]
.时代金融,2020(23):191-192.
被引量:3
2
邓祖涛,陆玉麒.
长江流域城市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性研究[J]
.人口与经济,2007(4):7-12.
被引量:17
3
陈思源,曲福田,曹大贵,李典友.
ESDA支持下的城市地价分布信息提取[J]
.国土资源遥感,2006,18(3):47-50.
被引量:18
4
罗新茂,何宏伟,柯新利.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湖北省钟祥市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114-18116.
被引量:16
5
田党生.
关于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及其反思[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4):189-192.
被引量:10
6
刘凤莲,林爱文.
资源枯竭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研究[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4(1):163-168.
被引量:8
7
刘加林.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与结构解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2):32-37.
被引量:1
8
发挥市场调节功能 促进建设集约用地[J]
.中国土地,1999(6):19-22.
被引量:2
9
陈国壮.
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综述及展望[J]
.发展研究,2014,31(11):89-92.
被引量:5
10
周敏.
浅谈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制度体系构建[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30(2):126-12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王丹丹,晓兰.
浅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18):65-66.
2
鲁寻,舒晓波.
九江市中心城区居住功能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J]
.江西科学,2019,37(2):246-250.
3
王嫣霞.
城市化进程背景下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问题[J]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2023(1):103-10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贾彦来,张刚,翟潇,马保民,李浩,刘琪.
现场快筛在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例分析及研究[J]
.环境保护前沿,2023,13(5):1102-1106.
1
张智斌.
土建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J]
.门窗,2016(3):145-145.
2
黄海静,陈纲.
跨世纪的小康之家──全国“九五”住宅设计竞赛高层住宅二等奖方案创作有感[J]
.住宅科技,1999,19(7):14-16.
3
金岩石.
从“鬼城”看中国城市化前景[J]
.国土资源导刊,2013,10(5):59-59.
4
唐泉,宣蔚.
快速城市化趋势下的城市商业综合体研究——以合肥港澳广场项目为例[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5):20-22.
5
张永岳.
上海: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发展[J]
.北京规划建设,2007(4):23-25.
6
朱玉清.
论中小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现状及对策[J]
.科技经济市场,2009(5):30-31.
被引量:2
7
吴继德.
兰州实施追赶式发展战略的思考[J]
.北京规划建设,2004(5):100-101.
8
匡文光,朱雅玲.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几点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7(7):272-272.
被引量:2
9
郑锦生,许峥,王一凡.
创建人性化的高校学生生活区[J]
.华中建筑,2005,23(5):106-108.
被引量:1
10
张平宇.
城市再生:21世纪中国城市化趋势[J]
.地理科学进展,2004,23(4):72-79.
被引量:29
西部资源
201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