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环境标准法律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7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法治生成的土壤并非仅存于现代社会的国家之中。中国传统社会"法家"治理以及儒法共治时期的"引礼入法""礼法结合",均反映出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机械的法律适用以及漫无边际的适用法外因素,会严重地削弱法律治理在社会中的能力及效果。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在借鉴和反思传统社会法律治理的得失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协调法律规则与参与主体的关系,从而实现法治在现阶段治理能力的提升。在中国,逮捕是人身约束程度最强的一种强制措施,因而也受到广泛的关注。长期以来,构罪即捕现象的存在一直使检察机关受到较大的非议。2012年的《刑事诉讼法》修改,对逮捕程序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力图规范其裁量权的运用,进而限制未决羁押的滥用倾向。于是,构罪即捕的弱化程度,也就成为立法目标实现与否的重要衡量指标。然而从根源上分析,中国特色的诉讼构造体系才是这种现象产生的真正症结,从而引发了羁押功能的进一步扭曲。更为重要的是,在构罪即捕的影响下,被追诉人的人身权利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消除这一痼疾,就必然要求替代性羁押措施能够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同时融入更多的诉讼化因子。唯有如此,构罪即捕的生存土壤才能日臻消逝。目前,我国环境标准法律制度存在诸多不足,诸如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法律层级低,环境标准体系不健全,环境标准之间存在冲突,环境质量标准未能有效发挥核心作用等,导致环境标准制度效益折损。美国、欧盟、日本的环境标准制度比较成熟,值得借鉴。应立足我国环境保护实际,对环境标准实行分类管理,重构环境标准体系,建立环境标准实施评估机制。本刊编辑部特邀相关专家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供读者参考。
作者 曹金根
机构地区 重庆大学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19,共5页 Henan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二级参考文献20

  • 1王国庆,骆永明,宋静,夏家淇.土壤环境质量指导值与标准研究I·国际动态及中国的修订考虑[J].土壤学报,2005,42(4):666-673. 被引量:107
  • 2蔡守秋.论从法律上加强环境标准控制[J].中国环境管理(吉林),1995(2):9-11. 被引量:3
  • 3彭本利,李奇伟.以科学发展观创新我国的环境标准[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7,28(2):101-104. 被引量:3
  • 4[5]班健.广纳贤才力求科学合理适用--国家环境总局环境标准编制公开招标[N].中国环境报,2003年4月7日.
  • 5[7]胥树凡.环境标准系列淡(五)--向社会普及标准意识[N].中国环境报,2001年11月26日.
  • 6[9]胥树凡.环境标准系列谈(八)--建立环境标准的修订机制[N].中国环境报,2001年12月31日.
  • 7[11]胥树凡.环境标准需要保障条件(上)--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管理[N].中国环境报,2002年8月19日.
  • 8USEPA(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Soil screening guidance:user's guide[M].Washington,DC:Office of Solid Waste and Eme-rgency Response,1996.
  • 9USEPA(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Guidance for Developing Ecological Soil Screening Levels[M].Washington,DC:Office of Solid Waste and Emergency Response,2003.
  • 10VROM(Ministry of Housing,Spatial Planning and Environment).Annexes Circular on Target Values and Intervention Values for Soil Remediation[R].The Hague,2000.

共引文献106

同被引文献106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1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