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坡地果蔗高产优质综合管理技术浅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选好整好地、选好品种、选好种苗、做好种植与田间管理及自然灾害防范等几个方面,总结分析坡地果蔗获得高产优质的综合管理技术。
作者
卢庆伟
庞天
宋福龙
机构地区
广西南宁农夫果业专业合作社
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广西南宁绿垦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南方农业》
2015年第36期23-25,共3页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关键词
坡地
果蔗
高产优质
综合管理技术
分类号
S566.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3
1
王子琳,郭陈福,王水琦,潘世明,曾东火.
果蔗品种的产量和品质的初步研究[J]
.甘蔗(福建),1995,2(1):46-49.
被引量:11
2
王继华,曹干,张剑亮,王丽,吕冰.
我国果蔗产业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J]
.甘蔗糖业,2013,42(5):56-61.
被引量:32
3
庞天.
高产高效旱地黑皮果蔗栽培与管理技术[J]
.广西蔗糖,2014(3):7-10.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田兴泽.
“果蔗+黄豆”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技术[J]
.广西热带农业,2009(2):28-30.
被引量:1
2
李瑞美,林一心,潘世明,李海明,吴松海,吴水金.
浅析果蔗无公害生产、保鲜及深加工技术[J]
.甘蔗(福建),2004,11(3):34-36.
被引量:13
3
王子琳,郭陈福,王水琦,潘世明,曾东火.
果蔗品种的产量和品质的初步研究[J]
.甘蔗(福建),1995,2(1):46-49.
被引量:11
4
杜一丰,楼朝斌,俞金龙.
大棚果蔗——蔬菜一年两熟高效栽培技术[J]
.甘蔗糖业,2005,34(4):19-20.
被引量:2
5
黄启元,曾招圣,肖康华.
大棚春提前早辣椒套种果蔗双高模式栽培技术[J]
.当代蔬菜,2005(10):26-26.
被引量:1
6
谭显平.
我国水果型甘蔗栽培技术研究的现状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上)[J]
.甘蔗糖业,2005,34(5):8-12.
被引量:6
7
郑宏海,张瑞翔,费鸣毅,赖朝晖,陈宏明.
薄膜气调法在果蔗贮藏保鲜中的应用[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06,2(1):72-74.
被引量:2
8
郑宏海,张瑞翔,费鸣毅,赖朝晖,陈宏明.
薄膜气调法在果蔗贮藏保鲜中的应用初探[J]
.浙江农业科学,2006,47(5):518-519.
被引量:2
9
石贵玉,陈明媚.
果蔗鲜切后保鲜技术及其生理特性变化[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06,2(4):290-292.
被引量:2
10
郑琪,邢海,孙叶芳,赵虎,褚剑峰,沈国强.
果蔗脱毒组培苗速生配套栽培初探[J]
.浙江农业科学,2007,48(2):148-14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1
1
谢冬娣.
壳聚糖添加助剂保藏鲜切果蔗的生理生化效应[J]
.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2):109-111.
被引量:1
2
林一心,吴水金,张树河,李海明,李瑞美,潘世明.
中国果蔗科技发展的成就、问题及对策[J]
.中国农业信息,2009,21(3):16-20.
被引量:8
3
王继华,曹干,张剑亮,王丽,吕冰.
我国果蔗产业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J]
.甘蔗糖业,2013,42(5):56-61.
被引量:32
4
黄诚梅,曹辉庆,魏源文,邓智年,潘有强,李杨瑞.
黑皮果蔗(Badila)节间蔗糖质量分数及其关键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2015,24(1):119-122.
被引量:1
5
庞天,张荣华,王勇.
旱地果蔗项目投资收益与风险评估及其防范[J]
.中国糖料,2015,37(3):44-46.
被引量:3
6
刘欣,刘丽敏,刘红坚,淡明,刘俊仙,卢曼曼,何毅波,李松.
桂果蔗1号商品性质量分析[J]
.湖南农业科学,2015(1):14-16.
被引量:8
7
张毅,金月龄,杨世佳,鲍菊,冯明友,陈瑾.
免少耕栽培对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15(1):17-18.
8
王建康,李小玲,陈海宁,胡兆平.
硅钙钾镁肥对果蔗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甘蔗糖业,2016,45(4):42-45.
被引量:12
9
陈明辉,张志录,程世平,黄杏,张保青.
低温胁迫对不同品种果蔗膜脂过氧化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16(6):53-57.
被引量:5
10
田夏红,沈万宽,刘伟清,揭进,李强有,张曼其.
果蔗新品系粤东8号脱毒组培繁育技术[J]
.种子,2017,36(7):127-12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8
1
陆章流.
单位面积甘蔗产量与有效茎数的关系初探[J]
.广西蔗糖,2006(3):19-21.
被引量:20
2
王立新,李云伏,常利芳,黄岚,李宏博,葛玲玲,刘丽华,姚骥,赵昌平.
建立小麦品种DNA指纹的方法研究[J]
.作物学报,2007,33(10):1738-1740.
被引量:66
3
赵波,金文林,濮绍京,郭蓓,万平.
基于SSR小豆新品种(系)DNA指纹图谱构建及亲缘分类初探[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23(3):1-6.
被引量:7
4
林旭东,康孟利,凌建刚.
果蔗的营养价值及其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08(20):89-89.
被引量:5
5
段艳凤,刘杰,卞春松,段绍光,徐建飞,金黎平.
中国88个马铃薯审定品种SSR指纹图谱构建与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学报,2009,35(8):1451-1457.
被引量:152
6
梁俊,PAN Yong-Bao,李杨瑞,方锋学.
利用SSR标记与毛细管电泳对甘蔗属进行的遗传分析[J]
.广西植物,2010,30(1):106-111.
被引量:10
7
梁俊,PAN Yong-Bao,李杨瑞,方锋学,吴凯朝,游建华.
甘蔗属不同种及优良甘蔗栽培品种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J]
.广西植物,2010,30(5):594-600.
被引量:10
8
刘新龙,马丽,蔡青,应雄美,陆鑫,苏火生,毛钧,范源洪.
云南甘蔗品种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0,11(6):703-708.
被引量:43
9
刘新龙,马丽,陈学宽,应雄美,刘家勇,吴才文.
利用系谱图和SSR标记分析云南自育优良甘蔗品种的遗传关系[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6(6):613-619.
被引量:6
10
姚春雪,王先宏,何丽莲,李富生.
甘蔗与蔗茅杂交不同世代的SSR指纹图谱构建[J]
.分子植物育种,2011,9(3):381-389.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2
1
贺尔奇,Pan Yong-Bao,付瑜华,雷石富,李向勇,卢加举,张正学.
9个果蔗品种(系)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J]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11):1815-1821.
被引量:5
2
贺尔奇,李向勇,李廷洋,张正学,卢加举.
果蔗膜下水肥一体化微灌效益分析[J]
.甘蔗糖业,2019,0(4):13-17.
二级引证文献
5
1
黄丹娟,马建强,马春雷,王松琳,陈亮,毛迎新,陈勋.
基于SSR荧光标记的MCID快速鉴定13个湖北茶树品种[J]
.南方农业学报,2018,49(6):1045-1052.
被引量:14
2
庞新华,檀小辉,韦丽君,梁芳,张继,吕平,程琴,黄秋伟,周全光.
35份甘蔗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J]
.南方农业学报,2019,50(6):1157-1164.
被引量:10
3
张慧,林萍萍,黄潮华,黄国强,徐良年,邓祖湖,张木清,赵新旺.
甘蔗DNA分子指纹图谱研究进展[J]
.中国糖料,2022,44(1):25-32.
被引量:6
4
Yufeng LIU,Yumo TAN,Dan LIANG,Yongming LAI.
Agronomic and Economic Evaluation for Intercropping between Chewing Cane and Peanut[J]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22,14(2):1-9.
被引量:2
5
陈培华,鲍涵,陈培寿,沈万宽.
果蔗健康种苗田间效果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16):1-5.
被引量:3
1
回良玉.
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防范应对能力建设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
.中国应急管理,2009(6):5-7.
2
蒋奇勇,刘绍刚.
我国省(区、市)地方政府在农业自然灾害预防与救助中的责任[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349-15351.
南方农业
2015年 第3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