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议诉讼法之证明标准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诉讼法上的证明标准,有法律真实和客观真实两大分类。法律真实说是目前的通说,坚持任何案件实事已成为历史、任何裁判者并非神明,当事人主张且裁判者最终认定的实事应达到法律规定的证明标准,而非必须以客观实事为标准。证据是诉讼核心,证据法应以法律规则对证据的运用严格规制,并对任何一种证明标准学说保持谨慎的怀疑。法律真实一定程度上缺乏操作性,而使得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之取舍成为诉讼法一贯的研究重点。
作者
陈浩
机构地区
山东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
出处
《才智》
2008年第15期12-13,共2页
Ability and Wisdom
关键词
法律真实
客观真实
证明标准
分类号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6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何家弘.
司法证明标准与乌托邦——答刘金友兼与张卫平、王敏远商榷[J]
.法学研究,2004,26(6):94-105.
被引量:45
2
李浩.
论法律中的真实——以民事诉讼为例[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10(3):31-40.
被引量:37
3
张继成,杨宗辉.
对“法律真实”证明标准的质疑[J]
.法学研究,2002,24(4):117-130.
被引量:45
4
江伟,吴泽勇.
证据法若干基本问题的法哲学分析[J]
.中国法学,2002(1):24-38.
被引量:78
5
陈光中,陈海光,魏晓娜.
刑事证据制度与认识论——兼与误区论、法律真实论、相对真实论商榷[J]
.中国法学,2001(1):37-52.
被引量:206
二级参考文献
67
1
张继成.
推定适用的逻辑基础及其条件[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4(4):54-58.
被引量:6
2
张永泉.
以事实为根据之辨析——法院裁判的事实基础之价值取向[J]
.法学,1999(3):32-37.
被引量:6
3
何家弘.
司法证明方式和证据规则的历史沿革——对西方证据法的再认识[J]
.环球法律评论,1999,21(4):32-51.
被引量:56
4
Ch.佩雷尔曼,许毅力.
逻辑学与修辞学[J]
.世界哲学,1988(4):58-61.
被引量:2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2年总目录[J]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2,0(6):215-216.
被引量:24
6
何家弘.
论司法证明的目的和标准——兼论司法证明的基本概念和范畴[J]
.法学研究,2001,23(6):40-54.
被引量:159
7
[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59页.
8
[美]伯尔曼 贺卫方.《法律与革命》[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0-141页.
9
.《推行乡镇政务公开,促进廉政勤政建设—尉健行同志在全国乡镇政务公开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N].《法制日报》,2000年7月28日第3版.
10
巫字主编.《证据学》,群众出版社,1983年版,第78页.
共引文献
365
1
姜丹.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数额“综合认定”的理论审视和完善进路[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6):54-69.
被引量:3
2
李剑林.
民事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制:反思、归因与对策[J]
.司法改革论评,2019(2):196-218.
3
谢澍.
从“认识论”到“认知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之科学化走向[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1):146-168.
被引量:24
4
周洪波,熊晓彪.
疑罪从无及其在刑事辩护中的有效运用[J]
.师大法学,2020(2):85-102.
5
向燕.
论刑事综合型证明模式及其对印证模式的超越[J]
.法学研究,2021(1):103-121.
被引量:53
6
丁春燕.
区块链电子数据的证据能力分析——以农业保险欺诈刑事诉讼切入[J]
.法学杂志,2021(5):78-87.
被引量:5
7
江山.
反垄断法上协同行为的规范认定[J]
.法商研究,2021,38(5):187-200.
被引量:14
8
袁中华,成卓.
诉讼标的视角下一般保证纠纷之诉讼形态分析[J]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23(2):1-18.
9
李作.
“不认罪型”案件证明模式研究——最佳解释推理模型之提倡[J]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20(1):92-111.
10
向燕.
刑事客观证明的理论澄清与实现路径[J]
.当代法学,2022,36(3):113-126.
被引量:11
1
阮国平.
客观真实、法律真实辨析——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视野下[J]
.行政法学研究,2007(2):25-28.
被引量:3
2
门哲婧.
论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31):390-390.
3
阮国平.
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再认识——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视野下[J]
.公安教育,2007(3):36-38.
4
于逸生,董玉庭.
论犯罪事实的性质[J]
.新华文摘,2010(11):18-21.
5
刘伟,赵强.
论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S2):342-345.
被引量:1
6
蔡玉龙.
交通肇事案件涉诉信访困境及治理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15,30(2):39-43.
7
田恬.
民事诉讼中的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32(2):59-61.
被引量:1
8
庄建平.
从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视角谈司法改革[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5):58-60.
9
梁剑.
中国刑事证明标准的困惑——论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J]
.宜宾学院学报,2003,3(3):19-21.
被引量:1
10
阮丹生,杨正彤.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诉讼活动中的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J]
.法学杂志,2003,24(3):44-46.
被引量:2
才智
2008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