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网络舆情看网络对政治和文化影响的差异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网络对于政治的影响力和其对于文化的影响力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本文从网络舆情这一角度,分析网络对政治和文化影响的差异。网络被动地影响政治,而主动地影响文化。
作者
顾翔
机构地区
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
出处
《才智》
2009年第16期223-223,共1页
Ability and Wisdom
关键词
网络
网络舆情
政治
文化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佘绍敏.
互联网信息流通中的政府控制[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7(4):13-19.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陈力丹.
试析因特网上的自由与民主[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9,24(1):23-27.
被引量:24
2
卜卫.
互联网络对大众传播的影响(下)[J]
.国际新闻界,1998,20(4):33-40.
被引量:9
3
[美]斯拉姆 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报刊的四种理论[M]新华出版社,1980.
4
赖茂生,林琳.
因特网信息传播中的管理问题及其对报刊业的影响[J]
.中国传媒科技,1999,0(5):12-1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9
1
李昌祖.
论社会舆情的汇集与干预机制[J]
.社会科学,2007(9):74-81.
被引量:16
2
郭乐天.
互联网虚假信息的控制与网络舆情的引导[J]
.新闻记者,2005(2):23-26.
被引量:54
3
徐晓日.
网络舆情事件的应急处理研究[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9-93.
被引量:141
4
陶建杰.
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初探[J]
.青年记者,2007(15):72-74.
被引量:18
5
陶建杰.
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初探[J]
.新闻传播,2007(10):7-9.
被引量:17
6
侯舸.
谈危机事件中企业对网络舆论的把控[J]
.商场现代化,2008(33):76-76.
被引量:2
7
侯正晔,苟世祥.
网络在政府危机公关中创新扩散的试验研究[J]
.理论界,2008(12):43-44.
被引量:3
8
刘宗让.
新媒体时代政府“舆情危机”治理探究[J]
.甘肃理论学刊,2009(5):32-35.
被引量:11
9
邹新玉,李涛.
浅谈我国网络舆情及其分析应对[J]
.农业网络信息,2009(12):78-80.
被引量:4
10
上海市审计局课题组,宋依佳,林忠华.
审计公开制度体系建设研究[J]
.审计研究,2010(2):15-18.
被引量:4
1
王苏平.
把影响政治教育实效的问题解决好[J]
.政工学刊,2010(5):22-23.
2
邵德兴.
论利益结构变迁与政治体制改革[J]
.岭南学刊,1999(3):50-53.
被引量:5
3
刘中元.
论中国公民的政治价值观及其培育[J]
.党政干部论坛,2009(3):9-10.
4
杨超.
新世纪影响政治稳定大局的因素[J]
.学习论坛,2004,20(6):40-41.
被引量:1
5
伍柳氏.
影响政治民主化的基本因素微探[J]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3):28-30.
6
呼小州.
对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探讨[J]
.发展,2005(12):12-13.
7
刁康.
论作为文化的民主[J]
.求实,2006(z1):39-40.
被引量:5
8
王子蕲.
技术如何影响政治——“互联网+:技术进步、制度变迁与中共执政方式转变”研讨会召开[J]
.探索与争鸣,2016(11):70-70.
9
刘建军,王彦莉.
政治思潮对政治发展的影响机制分析[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2):26-30.
被引量:2
10
郭树勇.
进一步完善我国选举制度的若干思考[J]
.上海人大月刊,2012(6):38-39.
才智
2009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