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小学衔接教育家庭指导策略研究——论家长在中小学衔接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小学衔接教育是现代义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因衔接工作不到位而引发的弊端已越来越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而要顺利做好中小学的衔接工作,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家长应在学校的指导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并着手:首先要做好孩子升入初中前的预备工作;其次要帮助孩子适应初中的学习与生活,防止、解决孩子因不适应初中生活所带来的不良后果的发生,正确引导孩子即将面临的初中生活。
作者
林慧芳
机构地区
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
出处
《才智》
2010年第3期185-187,共3页
Ability and Wisdom
关键词
中小学衔接
家庭教育
问题
对策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62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2
1
田慧生.
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
.教育研究,2005,26(2):50-57.
被引量:346
2
吴康宁.
学生仅仅是“受教育者”吗?——兼谈师生关系观的转换[J]
.教育研究,2003,24(4):43-47.
被引量:221
二级参考文献
7
1
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吴康宁.
教会选择:面向21世纪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学的反思[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7(3):10-18.
被引量:212
3
吴康宁.
自主创新:幼儿的天性、天能与天权[J]
.学前教育研究,2002(4):19-21.
被引量:16
4
吴康宁.
谁是“迫害者”——儿童“受逼”学习的成因追询[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4):1-5.
被引量:44
5
华应龙.
“我多想把老师变成一只猪”[J]
.江苏教育研究,2002(9):33-33.
被引量:2
6
邹丽琴.
与学生一起成长[J]
.江苏教育研究,2002(12):63-63.
被引量:2
7
顾佩华.
教师节,我也给学生送礼物[J]
.江苏教育研究,2002(12):64-64.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562
1
包兵兵.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J]
.教育科学论坛,2020(27):30-35.
被引量:6
2
卢萍.
修慧导之品 立育人之道[J]
.中小学班主任,2022(23):12-14.
3
罗利群,黄敏.
云南省国门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特殊性及策略研究[J]
.中国民族教育,2020,0(2):15-18.
被引量:1
4
李嫣然,柳士彬.
反向社会化视角下教师工作场所学习策略[J]
.教育学术月刊,2021(4):29-35.
被引量:3
5
李莉,朱志勇.
亲和的权威:大学本科生课堂中师生互动的个案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21(4):11-20.
被引量:10
6
吉祥佩,李宜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对教师自我经验建构的启示[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2):49-52.
7
姜纪垒,孙亚玲.
从解构到建构:我国课堂研究的范式变革[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86-91.
被引量:4
8
黎洁蕴.
小学升入初中的学段衔接的思考与实践[J]
.基础教育论坛,2021(5):29-30.
9
张成武.
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资源的现状与开发[J]
.兰州学刊,2007(S1):148-150.
被引量:3
10
刘述亮.
体育教师的情感素质浅析[J]
.保山师专学报,2008,27(2):106-10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8
1
张俊忠.
新课标小升初数学教育衔接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30(2):287-288.
被引量:7
2
崔一心.
中小学教育衔接问题略论[J]
.德州学院学报,2005,21(3):75-77.
被引量:4
3
刘爱伦,鲍文婕.
促进中小学教育衔接的调查报告[J]
.教育科学,2005,21(3):25-27.
被引量:6
4
曹长龄,柳袁照,李牧,李庆余.
关于“中小学整体衔接实验”的思考[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89(2):20-21.
被引量:1
5
金璟.
初中生良好家庭教育环境的构建[J]
.陇东学院学报,2009,20(3):90-91.
被引量:2
6
朱杰祥.
新课标下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衔接策略探究[J]
.现代教育论丛,2010(3):45-47.
被引量:6
7
李家成.
论大中小学德育内容的衔接——基于学生生命成长的立场[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74-179.
被引量:17
8
宋泉.
用“活动”来搭建中小学衔接教育的过渡桥梁[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下),2011(4):188-189.
被引量:1
9
俞晓丽.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中的问题及对策[J]
.学苑教育,2012(5):70-71.
被引量:2
10
王建.
新课改后大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的现状、制因及对策研究——基于安徽省大中小学实证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1):106-111.
被引量:28
引证文献
7
1
冯丹.
略谈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重要性[J]
.教育教学论坛,2014(21):236-237.
被引量:3
2
李延彬.
中小衔接家校共育之“整体架构”研究[J]
.教师,2017,0(36):15-16.
3
司瑞利,徐君,汪海文,张永贵.
中小学教育有效衔接研究综述[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7):204-205.
被引量:1
4
柴相礼.
论中小学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
.当代家庭教育,2019,0(18):19-19.
5
杨莉亚.
利用活动搭建中小学衔接教育的过渡桥梁[J]
.求知导刊,2020(10):4-5.
6
彭丽芳.
小学高年级语文过渡教学研究[J]
.中华少年,2018,0(11):230-230.
被引量:1
7
宋婷.
“小初衔接”问题与合理衔接举措分析[J]
.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18,0(3):20-2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马生俊.
关注家庭教育缺失,积极探寻弥补措施[J]
.考试周刊,2014,0(99):167-168.
2
曹新兵.
浅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的优势[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0(3):4-5.
被引量:1
3
张裕婷.
浅析家庭教育对中学生思想品德教学的影响[J]
.中国培训,2017,0(12):108-108.
4
童兴照.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过渡教学研究[J]
.安徽教育科研,2020(19):49-50.
5
刘黎明.
建构平台 减缓坡度--谈初小数学学习衔接的策略[J]
.数学之友,2021,35(1):46-48.
6
李坤申.
体育中考新政策下小初衔接的策略探析[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3):66-68.
1
崔琰.
浅谈家庭教育在中小学衔接中的作用[J]
.中学课程辅导(上旬刊),2015(20):72-72.
2
陈晓秀.
以学校为依托,搞好家庭指导[J]
.教育论坛,2000(3):50-51.
3
白品达,张小青,白松华,白志民,孟范杰,谢龙梅.
河北省中小学衔接的蒙汉双语教育体系研究[J]
.学周刊,2017(5):223-224.
4
王中萌.
让孩子永远充满学习的激情——一年级新生的家庭指导浅谈[J]
.家庭教育指导,2000(4):46-47.
5
如何面对上初中的孩子?[J]
.小读者,2009(8).
6
开学,共话职高的学习和生活[J]
.中等职业教育,2007(03S):4-8.
7
雷淑红.
谈新课改下早期阅读的家庭指导[J]
.浙江教学研究,2005(3):53-54.
8
豆豆.
怀念初中生活的女孩[J]
.家庭与家教,2005(8).
9
朱雪燕,沈娇君,黄淑芹,张苏崟,邱伟玲,王江,朱晓浪,傅云峰.
感受职校[J]
.中等职业教育,2003(9):4-4.
10
阿紫.
感受职校[J]
.职业技术,2007(7):63-63.
才智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