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当代中国文学存在方式的转型——基于新媒体时代的思考
被引量:
1
全文增补中
导出
摘要
新媒体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文在总结"传统媒体时代"文学存在方式的基础上,对"新媒体时代"文学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并探讨了"新媒体时代"中国文学存在方式的转型问题。
作者
唐美华
机构地区
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才智》
2011年第4期224-225,共2页
Ability and Wisdom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文学本质
存在方式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蔡黎.
新媒体时代文学阅读困境与传媒责任[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8):170-171.
被引量:3
2
高翔.
现代媒体的社会制造与文学选择——《新青年》(沈阳)个案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2009(6):188-192.
被引量:2
3
单小曦.
关系性思维·历史主义·场域理论——谈文学存在方式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
.东方丛刊,2007(4):116-129.
被引量:5
4
杨芳芳.
第五媒体与文学生存的新空间[J]
.晋阳学刊,2006(5):126-127.
被引量:1
5
单小曦.
电子传媒时代的文学场裂变——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J]
.文艺争鸣,2006(4):43-47.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詹新慧,许丹丹.
2004年网络文学状况及未来发展分析[J]
.出版发行研究,2005(7):19-24.
被引量:7
2
周宪.
“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J]
.文学评论,2005(6):136-144.
被引量:193
3
李丽.《到处方便》[J].新青年,1937.
4
赵鲜文.《看坟人》[J].新青年,1938.
5
田兵.《偶歌》[J].新青年,1940.
6
法朗士 邵吼译.《论法国古代民歌》[J].新青年,1935.
7
古丁.《艺文志同人新春漫谈》[J].新青年,1940.
8
白戈.《世界观与创作方法》[J].新青年,1936.
9
《本刊悬赏征文》[J].新青年(沈阳),.
10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著:《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7-118页.
共引文献
22
1
袁栋洋.
中国当代科幻小说媒介论[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8,0(3):337-349.
2
单小曦.
声像符号挑战与新闻话语染指——当代文学场裂变的两个成因[J]
.文艺争鸣,2007(7):24-27.
被引量:3
3
王莉,张延松.
新世纪文学之网络文学研究述评[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2):95-97.
被引量:2
4
冷川.
2009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评[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4):160-180.
5
江国华.
中国宪法学的研究范式与向度[J]
.中国法学,2011(1):77-97.
被引量:12
6
王燕子.
文学现场的文本研究:开放性的文学研究[J]
.宜宾学院学报,2010,10(11):1-5.
被引量:6
7
单小曦.
当代数字媒介场中的文学生产方式变革[J]
.社会科学辑刊,2011(5):175-181.
被引量:6
8
郝二涛.
从《赵氏孤儿》的经典化过程看中国文学传播的发展[J]
.文学界(理论版),2012(4):38-39.
被引量:3
9
熊欢.
中英师范生教育实习比较与启示[J]
.文学界(理论版),2012(4):265-266.
10
李占伟.
艺术新闻批评:布尔迪厄的媒介批判与艺术救赎之途[J]
.东岳论丛,2013,34(7):159-162.
同被引文献
2
1
江冰.
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J]
.小说评论,2008(2):103-105.
被引量:7
2
李钧.
网络文学:新媒体革命与“新新文学运动”[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5):30-33.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邱广宏.
现代媒体与“新”文学的完美结合[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12):5-6.
1
来梅.
论韦勒克的文学观——以《文学理论》为例[J]
.凯里学院学报,2014,32(4):82-86.
2
徐一周.
文学教育 文学存在的一种方式[J]
.电影文学,2007(10):47-49.
3
徐建融.
转型期艺术家的人品[J]
.国画家,2007(5):5-8.
4
曾乐琛.
走出自己的房间——试论林白小说创作的转型[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6(1):61-63.
被引量:1
5
黄曼旖.
从后现代角度谈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J]
.新课程(下),2014,0(12):244-245.
6
蒋继华.
从“文学”存在到“文学性”存在——文学存在方式的嬗变探究[J]
.中国文学研究,2015(3):9-12.
7
车晴.
浅析网络文学的文化特征[J]
.青春岁月,2012,0(23):38-39.
8
走出文学本体论的迷津[J]
.文艺理论研究,1988(6):95-95.
9
李自芬.
当下文化生态与网络文学的价值[J]
.求是学刊,2005,32(1):101-103.
被引量:2
10
单小曦.
文论教材建设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关于中国高校文学理论教材改革与建设的思考之一[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4(3):12-17.
被引量:2
才智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