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往近判例看“实际恶意”原则在我国新闻法实践中的建构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分析"实际恶意"(Acutual Malice)原则的基本视野。对我国民事领域近期对这个原则的比照和"化用"判例进行分析,肯定其积极意义。经过法理和学理分析,指出"孔庆东诉南京广播电视台"案中出现的"权益克减"并不是实际恶意原则的必然推论。在引用英国相关的"雷诺兹特权",分析其和"实际恶意"赋权方式的区别之后,提出在我国新闻公共媒介的基本权利建构中,应该在吸收借鉴"实际恶意"原则的同时,分析研究对公共性质的大众传媒进行法律赋权路径的重要价值。
作者 申哲
出处 《传播与版权》 2015年第12期181-183,共3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67

  • 1苏力.《秋菊打官司》案、邱氏鼠药案和言论自由[J].法学研究,1996,18(3):65-79. 被引量:233
  • 2李新天,郑鸣.论中国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构建[J].中国法学,2005(5):93-101. 被引量:60
  • 3王利明 杨立新主编.《人格权与新闻侵权》[M].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年版.第279-281页.
  • 4宋克明.英美新闻法制与管理[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9.31.
  • 5张永明.多元文化下的媒体[OL].万千法律新闻网.
  • 6林世宗.美国宪法言论自由之理论与阐释[M].台湾师大出版社,1998.7.
  • 7史庆璞.美国宪法关于人民表意自由之保障[J].台港澳及海外法学,2001,(1).
  • 8法治斌.人权保障与司法审查[M].台湾月旦出版公司,2001.10.
  • 9林来梵.宪法规范与规范宪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40.
  • 102002年12月,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在对范志毅名誉侵权的判决中首次使用公众人物的概念.见<法制日报>2002年12月19日.

共引文献69

同被引文献1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