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分析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文章首先在一个三区域经济地理模型框架中分析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均衡。主要结论是:如果国内的边疆与内地两个区域是对称的,那么与外部经济的一体化越是紧密,越有利于国内制造业活动的集中。在国内的边疆与内地是不对称的情况下,与外国的贸易自由化会提升边疆地区对企业的相对区位吸引力,把国内制造业企业吸引到边疆来;如果外国经济是专门化农业,而国内经济有相同数量的农业和制造业,贸易自由化后边疆的区位吸引力增加;如果外国经济中制造业的劳动力份额比国内大,贸易自由化后边疆的集聚力减弱;如果国内经济的制造业份额小,此时制造业集聚于内地,而当本国经济制造业部门占优势时,边疆的集聚力将增强。文章结合中国边疆地区的禀赋结构与发展特征,认为沿边开发开放政策的着力点应在于提高边疆地区的集聚力。为此,要加强边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把边疆地区建设成为我国沿边开放的国际重要通道枢纽;要全面深化改革,消除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体制和机制障碍,降低交易成本;要加强边疆地区的金融发展,实现贸易结算和储备货币的人民币化,建设沿边金融中心,通过金融的集聚作用提升边疆地区的向心力;要加强边疆地区对外贸易的平台建设,通过边境口岸、边境自由贸易区等,释放开放带来的边疆地区的外部市场潜力;实施投资补贴,鼓励国内制造业企业在边疆地区设厂,提高边疆地区的制造业份额,循环累进,实现区域规模报酬递增程度的增加,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8-123,共6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形势下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09&ZD011)
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14TD004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