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纪录片主观性刍议——以《漂网渔船》为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纪录片中存在的主观性因素进行分析,在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说明主观性存在的必然性以及通过搬演等手段对纪录片真实性的积极意义。
作者
吴元
机构地区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新闻世界》
2015年第11期116-117,共2页
News World
关键词
纪录片
格里尔逊
真实
主观性
搬演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7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8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吕新雨.
熟悉的陌生人——格里尔逊在中国[J]
.电影艺术,2013(5):96-101.
被引量:8
2
John Grierson: First Principles of Documentary[M].Forsyth Hardy(ed.),Faber, p.35.
3
任远.
非虚构是纪录片最后防线——评格里尔逊的“创造性处理”论[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2(6):39-42.
被引量:36
4
Bill Nichols: Introduction to Docu- mentary[M].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0, p.14.
5
王迟.
真实性问题与纪录片的定义——一种历史考察[J]
.中国电视,2013(9):61-66.
被引量:21
6
陈建森.
元杂剧戏剧形态引论[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6(2):58-64.
被引量:4
7
单万里.
认识“新纪录电影”[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6):1-12.
被引量:26
二级参考文献
97
1
吴丰军,黄基秉.
影响比较:“格里尔逊式”与主题先行[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07-109.
被引量:7
2
单万里.
虚构真实──浅谈西方“新纪录电影”[J]
.当代电影,2000(5):59-65.
被引量:21
3
陈建森.
试论元杂剧脚色与人物之间的“戏拟”关系[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9(5):36-41.
被引量:1
4
任远.
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和成熟[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6(4):16-20.
被引量:6
5
约里斯.伊文思.
关于纪录影片创作的几个问题[J]
.电影艺术,1980(10):47-51.
被引量:10
6
单万里.
幽暗大厅的芳香[J]
.读书,2002(6):13-18.
被引量:1
7
张雅欣.
纪录片不需强行定义[J]
.中国电视,2005(6):42-43.
被引量:10
8
张同道,朱影.
孙明经与格里尔逊:观念、理论与实践[J]
.电影艺术,2006(2):68-73.
被引量:7
9
倪祥保.
应该努力为纪录片定义[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2(4):83-87.
被引量:18
10
[6]中国曲学大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共引文献
89
1
戴剑平,吴俐伶.
纪录片虚构的边界探寻:从BBC造假门说起[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0(2):115-128.
被引量:2
2
王薇.
从个人故事到群像展播:UGC纪录片的行动者网络[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3):124-127.
被引量:7
3
刘浏.
“非虚构”的十年讨论与中国非虚构文学研究[J]
.网络文学评论,2020(2):68-77.
被引量:4
4
邱剑,邱戈.
叙述合法性诉求——当代影视的“新纪实”倾向的文化分析[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0-14.
被引量:2
5
幸小利,杨尚鸿.
CG在纪录片中的运用与新纪录电影观[J]
.电影评介,2009(5).
被引量:7
6
仲晓霏.
纪录片创作的介入论:由“边缘三部曲”说起[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16(2):62-64.
7
俞凡.
从《探索·发现》看纪录片娱乐化[J]
.电视研究,2004(12):66-67.
被引量:9
8
王昀.
《高三》看到每个人的影子——浅谈电视纪录片的真实性、创造性、思辨性、艺术性[J]
.法制与社会,2008(24).
被引量:3
9
甘霖.
情节重构和叙事视点转换手法在DISCOVERY历史纪录片中的运用[J]
.中国电视,2005(10):61-64.
被引量:5
10
王琦.
“新形态纪录片”还是“超级模仿秀”?——从《发现之旅》的几部作品谈起[J]
.视听界,2005(6):68-71.
被引量:1
1
王菲.
基于蛛网法的河南省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J]
.商情,2011(14):97-98.
2
郭莉莉.
谈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中的主观性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
.辽宁经济,2003(1):58-59.
3
韩富贵.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效评价实施手段及现状分析[J]
.集团经济研究,2007(02X):132-133.
4
胡茂,刘俊.
我国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投资实证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14,30(22):115-118.
被引量:5
5
陈茂庆.
《黄马褂》——夏威夷剧坛的经典中国剧[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3):27-30.
被引量:2
6
张复生.
有效约束会计的主观性应当是现代审计鉴证的重要职责[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1):114-117.
被引量:3
7
韩士专,彭进.
对房地产估价中收益法的几点改进[J]
.中国房地产估价与经纪,2010(2):64-71.
8
曹丹妮,于永生.
公允价值计量主观性溯源——基于心理学视角[J]
.财会研究,2015,0(9):20-22.
被引量:1
9
吴钧尧.
金门的海呢(外一篇)[J]
.台声,2014(9):54-55.
10
单博.
非物质性激励的三大支点[J]
.人才瞭望,2004(3):14-16.
被引量:2
新闻世界
2015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