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目标和育人目标的结合及其对教材完善的启示 被引量: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自上而下的高度重视和自下而上的相对冷漠这两种相反态度同时并存的尴尬处境,症结在于它没有充分地实现意识形态目标和育人目标的有机结合。实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上述两个目标是能够实现结合的,其根本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质与当代大学生精神成长的理性需求具有内在的契合关系。如果以两大目标有机结合的尺度来观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就会发现教材正是意识形态目标过强、育人目标相对薄弱的典型例证,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需要从重新定位意识形态目标、促进学生精神成长、调动学生阅读兴趣、适度引入问题逻辑等方面实现两大目标的有机结合。
作者 鲍金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8-193,共6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研究"(13JZD04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社会的统治思想 核心价值和话语主导权"(12YJA71001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2

  • 1[1]Chaim. I. Waxmam, The End of Ideology Debate, New York,1969, P. 32.
  • 2[2]Robert A. Haber, The End of Ideology; Chaim. I. Waxman.The End of Ideology Debate, New York, 1969, P. 186.

共引文献386

同被引文献56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