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革命形象的祛魅——先锋艺术的症候性分析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社会转型期的语境中,革命形象的祛魅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思想解放运动。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形象与广场形象位于符号等级制的顶端,享有庄严、神圣的崇高地位。形象的祛魅不仅意味着光晕的失落、神性的消解,而且意味着在美学风格上告别崇高,使政治偶像与文化英雄人性化、世俗化。当代先锋艺术在视觉形象上的主要症候是:形象的碎片化、形象的脸谱化与形象的平庸化。
作者 周计武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0-71,共12页 Academics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视觉文化研究"(12JZD019)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艺术体制论研究--从现代到后现代"(13CZW007)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1895),冯克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3、130—134页.
  • 2乔治·弗兰克尔:《文明:乌托邦与悲剧一潜意识的社会史》,褚振飞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第222页.
  • 3韦伯:《韦伯作品集III·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62、271—272页.
  • 4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 5粟宪庭:《重要的不是艺术》,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11页.
  • 6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 7保罗·康纳顿 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 8王蒙.躲避崇高[J].读书,1993,0(1):10-17. 被引量:193
  • 9戴维·弗里斯比 卢晖临译.《现代性的碎片》[M].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2页.
  • 10齐格蒙·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等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223页.

共引文献27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