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贸易逆差可持续条件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世纪80年代至今,虽然美国对外贸易余额长期处于逆差,经济却长期良性增长和发展,美国经济去工业化和经济虚拟化是其贸易逆差持续的结构性原因,"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国经济在新的模式下运行,两者是否能保持良性发展决定了美国贸易逆差是否可持续。
作者
张丽
陈漓高
机构地区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
出处
《中国城市经济》
2011年第15期69-69,72,共2页
China Urban Economy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编号10BJL0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
美国贸易逆差
可持续
新布雷顿森林体系
虚拟经济
分类号
F757.12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余永定,Midsuhiro Fukao,Dennis Snower.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中国视角[J]
.国际经济评论,2006(5):54-58.
被引量:15
2
Dieter,Heribert."The US Economy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Bretton Woods II". Journal of Australian Political Economy .
3
Edwards,Sebastian."The U.S.Current Account Deficit:Gradual Correction or Abrupt Adjustment?". NBER Working PaperNo. 12154 . 2006
4
Eichengreen,Barry."Global Imbalances and the Lessons ofBretton Woods". NBER Working Paper No.10497 . 2004
5
OECD."Productivity Database". . 2006
6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National Income and Product Accounts.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
7
IMF Currency Composition of Official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COFER)database. .
8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Lane and Milesi-Ferretti. . 2001
9
CATHERINE L M.Perspectives on the U.S.currentaccount deficit and sustainability.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 2002
10
Bordo,Michael,D."The Bretton Woods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An Historical Overview". NBER,Work-ing PaperNo.4033 . 1992
共引文献
14
1
吴宏,刘威.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international spillover effects of U.S. monetary policy and their impacts[J]
.China Economist,2009,4(6):68-77.
被引量:1
2
汤玉刚.
我国“双顺差”产生的制度因素及化解途径[J]
.亚太经济,2008(1):58-62.
被引量:1
3
孙玲,陶士贵.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研究综述[J]
.经济问题探索,2008(2):15-18.
被引量:4
4
李洁,崔莲,赵青.
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及调节[J]
.金融纵横,2008(6):33-35.
5
王伟.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特征、原因及其治理[J]
.世界经济情况,2009(2):43-47.
被引量:5
6
陈鹏.
全球失衡的原因及可持续性问题分析[J]
.华商,2007(22):36-37.
7
吴宏,刘威.
美国货币政策的国际传递效应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26(6):42-52.
被引量:75
8
马斌.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研究评述[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24(4):58-61.
9
霍伟东,杨碧琴.
加强区域经济协调 应对全球经济失衡——基于CAFTA战略的视角[J]
.当代经济研究,2012(5):75-82.
被引量:2
10
王家辉.
欧央行货币政策外溢效应对我国的影响[J]
.经济论坛,2012(4):11-14.
被引量:1
1
杨昌荣.
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良性增长的建议[J]
.国际贸易论坛,2003(4):53-58.
2
《证券日报》刊文 过早去工业化值得警惕[J]
.统计与管理,2016,0(10):97-97.
3
胡开俊.
发展实体经济 促进行业发展 从两会报告看直销发展前景[J]
.全国商情,2012(S3):14-15.
4
韩小明.
宏观经济与电信监管[J]
.邮电经济,2009(1):33-35.
5
杨金山.
国际贸易视角下我国“去工业化”现象探析[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3,11(6):17-22.
被引量:1
6
悲观预期二:外贸进入低增长阶段[J]
.经济展望,2013(2):79-79.
7
刘天祥.
专业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实证探讨[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25(2):80-86.
被引量:4
8
张国庆.
国际贸易及国际分工新解——基于经济虚拟化的视角[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7):50-55.
被引量:3
9
陈健生,李文宇.
本地市场效应及其对邻近省区的影响——基于中国省份生产数据的验证[J]
.财经问题研究,2010(9):21-27.
被引量:11
10
李磊.
我国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探析[J]
.经济论坛,2005(7):53-55.
被引量:8
中国城市经济
2011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