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职本科分段培养衔接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动物科学(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为例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推进,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衔接已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主要剖析了当前高职本科分段培养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动物科学(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高职本科分段培养为例,通过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构建并实践了动物科学(饲料动物营养)专业的高职与本科衔接课程体系。
作者
李小芬
段修军
杨章平
张响英
陈明
机构地区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扬州大学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2期136-137,共2页
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
基金
2014年学院"335"工程课题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本科教育
分段培养
课程体系
实践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39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4
1
朱云峰,季本山.
高职本科分段培养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策略——以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2014,35(5):29-32.
被引量:23
2
徐国庆.
中高职衔接中的课程设计[J]
.江苏高教,2013(3):139-141.
被引量:118
3
邵元君.
英国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及其借鉴意义[J]
.职业技术教育,2012,33(32):82-87.
被引量:19
4
龙洋.
“3+2”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设计的实践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0(5):67-70.
被引量:87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张家寰.
中高职衔接课程结构一体化设计[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31):37-39.
被引量:101
2
芦京昌,范敏.
浙江省中高职衔接机制及操作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10):12-13.
被引量:36
3
Carl D. Perkins Vocational and Applied Technology Education A- mendments of 1998. Pub. L. No. 105-332, 105th Con. http:// www. gpo. gov/fdsys/pkg/PLAW - 105pub1332/html/PLAW - 105pub1332. htm.
4
Sector Subject Area. http://www.lsc.gov.uk/t . 2011
5
Qualifications andCurriculum Development Agency.Guidelines for WritingCredit-based Units of Assessmentfor the Qualifications and CreditFramework.. http://www.paa-uk.org/Qualifications/Regulated/Qualifications/QCF . 2012
6
Ofqual.Sector Subject AreaClassification System[]..2012
7
Ofqual.Recognised QCF Organis-ations[]..2012
8
胡春光.
课程衔接:含义分析、学理基础及主要问题[J]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0,24(4):57-62.
被引量:36
9
王宇波.
北京市中高职衔接的现实进展与模式设计[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7(15):27-32.
被引量:63
10
范唯,郭扬,马树超.
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J]
.中国高教研究,2011(12):62-66.
被引量:204
共引文献
239
1
安光亮,王文斌,王蕾.
中高职衔接视域下的柔力球项目课程改革方案设计[J]
.体育视野,2021(14):45-46.
被引量:2
2
万金侠.
道路桥梁专业3+2中高职衔接解决问题及策略[J]
.山西青年,2019(23):74-74.
3
苏文,包佃清.
中高职衔接背景下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有效性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0(4):96-97.
被引量:1
4
傅祝屏.
产学对接背景下中高职衔接创新创业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2):142-144.
被引量:2
5
孙荣华,刘海燕,赵建全,袁林,张丽杰,常志杰,段文强.
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建设研究的综述[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0(A01):480-481.
6
聂晓.
以计算机专业为依托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高职衔接的研究与实践[J]
.神州,2013(13):272-272.
被引量:1
7
纪顺源.
中高职课程衔接层次性特点研究[J]
.广东教育(职教),2013(9):47-50.
被引量:5
8
李德贵.
美、英、澳中高职衔接的比较研究——基于体制和机制的视角[J]
.成人教育,2013,33(12):125-128.
被引量:5
9
肖凤翔,肖艳婷,雷姗姗.
基于课程论视角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
.职教论坛,2013,29(31):55-59.
被引量:35
10
孔凡琴,邓涛.
英国职业高中发展及其评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13,34(34):88-9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63
1
罗文柯.
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动因探讨[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245-248.
被引量:2
2
刘晓伟.
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主导地位[J]
.辽宁教育研究,2006(1):73-75.
被引量:8
3
高捷,杨西强,印杰.
以创新实验计划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2008(15):12-14.
被引量:31
4
钟云华.
对高职院校举办高职本科教育的探讨[J]
.职教论坛,2011,27(15):11-14.
被引量:59
5
祁洪祥.
游学制背景下“本专科分段式”人才培养体制的思考——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
.中国电力教育,2012(12):36-37.
被引量:6
6
檀祝平.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J]
.职教论坛,2013,29(24):80-83.
被引量:57
7
刘周海.
中高职3+2衔接教育实践与创新研究——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产业学院实施中高职3+2衔接教育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2013(25):15-16.
被引量:5
8
胡斌.
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3(5):19-21.
被引量:11
9
杨建良.
五年制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高端人才的一体化设计——以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9(32):5-7.
被引量:5
10
黄燕飞,朱军.
基于一体两化理念的“5+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研究[J]
.江苏教育研究(职教)(C版),2013(12):31-3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谢琼,余永婷,李芳,张志强,谢亚利.
高职本科“4+0”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方法探析[J]
.农产品加工,2017(11):83-85.
被引量:4
2
刘妍,张从,阮雪景.
高职本科“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的问题与剖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20(13):355-356.
被引量:10
3
王冬冬,逯洋,赵东方,张桂杰,于晓鹏,董延华.
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模式研究进展[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5(1):27-34.
被引量:2
4
徐盼,李小芬,申峻松.
基于教师科研项目对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科学(畜牧兽医)专业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21(15):1-4.
被引量:2
5
王宗江,王成端,李晓波.
高职与本科软件工程专业“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探析[J]
.科教导刊,2017(1Z):36-38.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董文华,刘文博.
“3+2”专本衔接专业高职学生精细管理策略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20,0(5):224-225.
2
缑亚楠,徐涛.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背景下“3+2”贯通培养有效衔接建设研究——以枣庄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5):132-135.
3
卞平,李爱萍,李军.
高职制造类专业3+2专本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2):27-30.
被引量:4
4
陈培红,王忠,袁健.
“4+0”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2):81-83.
被引量:8
5
常春.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问题探究[J]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35(6):117-120.
6
杨锐,刘小梅,刘宏伟.
教改背景下专本衔接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
.科技视界,2019(6):213-214.
被引量:2
7
毛伟,如黑艳·木合买尔,冯哲,马青青.
岩石实验在“4+0”应用型本科工程地质教学中的应用[J]
.大学教育,2020(10):90-92.
被引量:1
8
刘茂平,陆明祥.
高职本科一体化金融学专业教学标准研究[J]
.海峡科学,2020(8):85-90.
被引量:1
9
李媛.
试论高职本科“3+2”贯通培养机制的优化策略[J]
.科教文汇,2020(34):154-155.
被引量:3
10
王冬冬,逯洋,赵东方,张桂杰,于晓鹏,董延华.
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模式研究进展[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5(1):27-34.
被引量:2
1
李福昌.
改革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J]
.山东农业教育,2013(3):57-58.
2
陈明,陈桂银,周根来,陈宏军,任善茂,李小芬.
高职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核心课程考核体系建立的研究与实践[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35(7):127-129.
被引量:3
3
林海,胥保华.
突出“开放式办学”特色加强动物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J]
.山东农业教育,2013(2):22-23.
4
崔艳红,韩庆功,王自良.
动物科学专业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的思考[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4):81-82.
被引量:3
5
王晓庆,吕永平,张堂田.
“两定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科教导刊,2012(17):62-64.
被引量:4
6
王晓庆,吕永平,张堂田.
“两定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2012(5):91-93.
被引量:1
7
张卫宪,袁逢新,罗国琦,李凤刚,闫庆健.
高职动物科学专业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模式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09(2):23-24.
被引量:3
8
孙攀峰,肖杰,冯巧婷,朱金凤.
模块化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高职《饲料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10):31-32.
被引量:3
9
陈明,陈桂银,陆志华,王洁,徐椿慧,殷洁鑫,骆春兰.
“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以动物科学专业(饲料与动物营养方向)为例[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6,37(4):79-81.
被引量:6
10
王永强,苗志国,谢红兵,常新耀.
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8):108-110.
被引量:4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