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更新与汉语词语变化刍议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更新可以推动语言更新。受西方文化、地方民俗文化、大众文化影响,汉语词语产生了诸多新变化。但是文化更新和汉语词汇也存在不同步的情况,语言发展滞后于文化变迁。
作者
张九莎
机构地区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9-53,共5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关键词
文化更新
汉语词语变化
一致性
矛盾性
分类号
H139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7
1
金红卫.语言变迁的文化透视.山东社会科学,2001,.
2
陈小燕.
汉语新词新语的文化考察[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7(2):54-59.
被引量:21
3
贺菁.
从校园流行语看社会文化现象[J]
.海外英语,2011(9X):356-357.
被引量:2
4
吕叔湘,丁声树.现代汉语词典[Z].第四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556.
5
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M].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出版,1984:434-436.
6
景瑶,南宏宇.
男尊女卑观念在汉语言中的镜像反映[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6):91-92.
被引量:1
7
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M].卢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吴艳.
流行语的生成方式及社会文化、心理透析[J]
.宜春学院学报,2005,27(S1):128-130.
被引量:4
2
周永惠.
新时期汉语语汇的变化[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3):67-73.
被引量:6
3
陈建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词汇变异[J]
.语言文字应用,1996(1):86-92.
被引量:33
4
王铁昆.
汉语新外来语的文化心理透视[J]
.汉语学习,1993(1):35-40.
被引量:37
5
[1]罗宾斯.普通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6
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7
李玲璞等.古汉字与中国文化源[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8
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9
仓理新.
从流行语看流行文化--以超女选秀为例[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63-69.
被引量:5
10
盛婉玉.
新世纪以来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变迁和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10(9):15-18.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37
1
王海燕.
现代语言的文化气质初探——从英汉新词的角度[J]
.文教资料,2008(12):35-37.
2
杨羡华.
新时期外来词的吸收及其文化心理[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z1):61-63.
被引量:6
3
张秋平.
探析高校流行语[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8):48-48.
4
徐红艳,穆云鹏.
对当代语境中“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质疑[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1(1):45-47.
5
张冬梅,胡玉伟.
论作为审美创造和社会生产的文学生产[J]
.广西社会科学,2006(6):121-125.
被引量:1
6
王拥军.
美学教学中的艺术参与[J]
.丽水学院学报,2006,28(4):91-94.
7
章辉.
经验与先验的双重变奏——西方美学方法论的历史及其意义[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2(5):86-90.
被引量:1
8
饶先来.
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反思意识研究[J]
.云南社会科学,2006(5):115-118.
9
廖洪中,邓赟.
时尚语翻译的文化内涵[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9(3):144-147.
10
徐张.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透视时尚语的翻译[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3):57-5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2
1
任惠华.
论侦查效益的经济学评判[J]
.求索,2007(11):86-88.
被引量:6
2
王卉,陈雪云.
戒毒所、看守所等监禁空间特殊语言现象探究——以昆明市为例[J]
.修辞学习,2008(5):43-46.
被引量:3
3
王卉,冯冠强.
广州地区犯罪隐语特点分析[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2):27-33.
被引量:10
4
马忠红.
侦查阵地控制的困境与出路[J]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0(1):12-16.
被引量:16
5
王卉.
基于刑事侦查的犯罪隐语研究[J]
.政法学刊,2011,28(3):49-53.
被引量:1
6
赵宪章.
语图符号的实指和虚指——文学与图像关系新论[J]
.文学评论,2012(2):88-98.
被引量:116
7
刘佳元.
翻译特性领域下汉语文化词语英译简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9):170-171.
被引量:1
8
胡建新.
试论汉语文化词语英译过程中的意义再生[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5):27-28.
被引量:1
9
赵蓉晖.
语言社会功能的当代理解[J]
.中国社会科学,2017(2):159-171.
被引量:32
10
袁瑛.
论犯罪语言侦查技术研究路径[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7,29(4):53-5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黄攀.
犯罪隐语的侦查应用与破译路径探究[J]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22,34(3):99-107.
被引量:1
2
石瑜珍.
从汉语文化词语看文化因素对韩国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J]
.商业故事,2016,0(31):96-97.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陈小彪,钟泓立.
毒品犯罪隐语之信息挖掘及其证据生成[J]
.警学研究,2024(2):50-63.
1
张中华.
网络语言中隐喻的基本模式[J]
.北方文学(中),2013(3):160-160.
2
王黎辉.
动词Be在句子中的作用[J]
.社科纵横,1998,13(4).
3
牛励强,邱鹏程.
信息技术对英语词汇和语义发展变化的影响[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09,25(11):32-33.
被引量:1
4
陈小慰.
韦努蒂“异化”理论话语的修辞分析[J]
.中国翻译,2010,31(4):5-10.
被引量:19
5
周晓阳.
高职英语教学:学生的学习需求如何指导高职英语教学效果的提高[J]
.教育界(高等教育),2011(10):122-123.
6
王克非,胡显耀.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汉语词汇特征研究[J]
.中国翻译,2008,29(6):16-21.
被引量:145
7
任秀娟.
浅谈社会变革对俄语词语变化的影响[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20(4):111-112.
8
李泓萍.
试论社会文化对汉语词语变化的影响[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2):77-81.
被引量:4
9
马明艳.
论社会变迁带来的词语变化[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4(3):25-29.
被引量:1
10
田靖.
浅谈英语词形变化[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7):199-199.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