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试论我国财政的平衡观念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财政平衡观念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五点:即国家得大头,地方自求平衡,生产有较大发展,负担稳定,土地转让和调整。我国财政平衡观念经历了由“量入为出”到“量出为入”又回到“量入为出”的曲折过程。它的局限性在于仅仅反映了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而没有反映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这不利于真正建立平衡、稳定、有后劲和职能健全的财政。一、建国后财政平衡观念上的几个负面效应期1958——1960年。“大跃进”和自然灾害期间,财政有限的资金大部分用于办钢铁、搞建设,促进了工业化,巩固了政权,完成了对农业、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但由于分配领域改革没有完全理顺,导致了财政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实际上是一种虚伪的平衡。1979——1980年。通过拨乱反正。
出处 《财会月刊(合订本)》 1992年第7期13-14,共2页 Finance and Accounting Monthly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