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稻鳅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技术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两年,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将稻鳅共生作为"养鱼稳粮增收工程"主推模式之一在杭州地区进行示范推广,其中在亚鹏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基地开展了水稻、泥鳅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技术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稻田改建(1)选址:实施稻鳅共生试验单个稻田田块面积约7亩,分为4块,总面积30亩。
作者
蒋静
陈春华
陈里鹏
机构地区
浙江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富阳市农技推广中心
亚鹏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科学养鱼》
2016年第1期27-28,共2页
Scientific Fish Farming
基金
杭州市农业产业发展推广技术重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高效生态
种养技术
水产技术推广
水稻直播
田块面积
生态效益
鱼沟
搁田
烤田
防逃设施
分类号
S966.4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7
1
傅丽君,赵士熙,王海,杨文金.
4种农药对土壤微生物呼吸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4(4):441-445.
被引量:23
2
李忠佩,吴晓晨,陈碧云.
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转化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变化[J]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8):1712-1721.
被引量:125
3
章家恩,许荣宝,全国明,徐华勤,秦钟.
鸭稻共作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资源科学,2009,31(1):56-62.
被引量:29
4
李应森,王武.
稻田生态种养新技术发展现状与建议(上)[J]
.科学养鱼,2011,33(1):3-5.
被引量:3
5
李应森,王武.
稻田生态种养新技术发展现状与建议(下)[J]
.科学养鱼,2011,33(2):1-3.
被引量:14
6
于永清,马旭洲,王武.
北方稻田成蟹养殖技术[J]
.科学养鱼,2012,34(5):29-30.
被引量:5
7
田静,刘娟,王艳华.
北方稻田蟹种综合种养技术[J]
.中国水产,2012(9):63-64.
被引量:2
8
徐红霞.
北方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发展对策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10):154-155.
被引量:2
9
韩新忠,朱利群,杨敏芳,俞琦,卞新民.
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水稻生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31(11):2192-2199.
被引量:139
10
洪常青,何忠俊,鱼海霞.
三江并流区暗棕壤酶活性特征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8(6):857-86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4
1
杨雅华,李海山,张薇,薛志忠.
冀东稻区稻田生态种养模式[J]
.现代农业科技,2017(16):218-219.
被引量:1
2
孙成,孙守旗.
稻田养殖台湾泥鳅试验[J]
.水产养殖,2018,39(8):16-18.
3
杨玉梅,蒋静,王益海,龙金梅.
黔东南山区稻鳖鱼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技术[J]
.贵州畜牧兽医,2021,45(4):33-35.
被引量:2
4
邓时铭,何志刚,邹利,刘丽,李金龙,郑梦婷,蒋国民,王冬武,刘晓燕.
稻鳅共作模式对土壤营养、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7):216-220.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李赵嘉,王文成,郑振宇,孙宇,胡爱双,肖丹丹,张小栋.
冀东稻区发展“稻-黄颡鱼”高效种养模式大有可为[J]
.河北渔业,2018(6):54-57.
2
翟永青.
稻—鳅—菜综合种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22(16):161-164.
3
马文清,郭强,闭德金,唐利球,韦持章,李宇翔,黄有总,王梓廷.
蔗鸭共生对红壤蔗地土壤养分、酶活性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2022,53(9):2415-2424.
被引量:2
4
杨武广,王君,温凯,仇景涛.
中国稻鳖共作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31):12-16.
被引量:5
5
肖力婷,杨慧林,赖政,赖胜,倪才英,陈晓玲,简敏菲.
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稻鳖共作模式的响应特征[J]
.农业工程学报,2022,38(24):102-109.
被引量:9
6
崔宇翔,刘毅,吴彦飞,张清靖,张树林.
我国渔稻共生种养发展概况[J]
.天津农学院学报,2023,30(2):69-74.
被引量:1
7
戴林秀,徐强,彭翔,李京咏,周影,黄佳敏,敖弟彩,窦志,高辉.
稻渔共作模式碳足迹评价及减排对策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3,32(9):1971-1980.
被引量:4
8
王凯,潘凌洁,徐志豪,李佳丹,张弦,詹柴.
水稻—红螯螯虾种养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2024,36(3):81-86.
被引量:1
9
王忍,黄璜,陈灿,陈慧娜,马微微,吕广动.
不同生态种养模式对双季稻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
.杂交水稻,2024,39(3):127-132.
10
张琴,陈灿,黄璜,徐萌,沈乐,张印.
稻-龟-鳖-鱼综合种养模式对稻田病虫草害和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24,53(10):37-47.
1
沙锦程,宋长太.
克氏原螯虾与水稻连作实用操作技术[J]
.渔业致富指南,2016,0(21):42-44.
2
董智荣,程建华,杨望明,秦惠明,游建明,何长树.
云梦县水稻直播栽培技术要点及效益分析[J]
.湖北植保,2006(1):6-7.
3
凌志勇,陈华芬.
稻田养蟹 一举两得[J]
.农家科技,1994,0(12):28-29.
4
严桂珠,刘坚宏,刘晓燕,胡晓林,陈国祥.
苏中地区水稻直播存在的问题及高产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2008(2):86-87.
被引量:5
5
严国红,何冲霄,朱国永,姚立生,孙明法.
沿海滩涂水稻直播栽培技术[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09,26(4):13-14.
被引量:3
6
王伯华.
水稻高产搁田新技术[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7(10):12-12.
被引量:1
7
陈传培,蔡宝旺,张良权,陈圣桂.
水稻直播高产栽培示范及关键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2013,44(6):11-13.
被引量:4
8
唐敬书.
莲鱼螺生态种养技术[J]
.渔业致富指南,2007(14):27-28.
9
赵建亚,李艳.
稻田套养小龙虾日常管理六要点[J]
.农家致富,2016,0(7):37-38.
10
夏建平.
大球盖菇-单季稻稳粮增收栽培技术[J]
.食用菌,2014,36(1):54-55.
被引量:3
科学养鱼
201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