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结合城市设计理论阐述空间活力的表达——以重大虎溪校区与川美虎溪校区的滨水空间为例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校园滨水区是校园里最具活力的空间,它使校园生活更具多样性与丰富性.可达性、亲水性、多样性与全时性都影响着校园滨水空间活力的形成.
作者 亢锴
出处 《城市建筑》 2015年第33期5-6,共2页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蒋涤非.城市形态活力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 2凯文·林奇 林庆怡 译.城市形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 3伊恩·本特利.建筑环境共鸣设计[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 4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3-53.
  • 5西蒙然.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俞孔坚,泽.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共引文献11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