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的政府角色与定位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尽管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院校普遍的办学机制,但是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角色和定位仍不清晰,存在缺乏法律法规保障、支持力度不足、欠缺协调监督机制等问题。因此,应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宏、中、微观实施机制;合理配置资源,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协调各利益相关者,搭建多方资源整合平台;协调各利益相关者,搭建多方资源整合平台。
作者
屈潇潇
机构地区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出处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67,共3页
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政府
职业院校
分类号
G719.2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09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陈胜,耿洁.
校企合作主体的利益诉求与责权配置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0(7):61-65.
被引量:13
2
易雪玲,邓志高.
对地方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法规的思考——基于《中山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草案)》的研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1(6):47-52.
被引量:7
3
姜大源.
职业教育立法的跨界思考——基于德国经验的反思[J]
.教育发展研究,2009,29(19):32-35.
被引量:147
4
喻忠恩.
论校企合作中的政府角色[J]
.职业技术教育,2009,30(22):33-36.
被引量:46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姜大源 ,刘立新 .
(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BBiG)[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35):56-62.
被引量:77
2
联邦职业教育法[J].1969.
3
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Z].198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Z].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1996.
5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05]35号.
6
姜大源.德国职教蜚声世界,成“制造”人才的“工厂”[N].中国教育报,2007-04-02.
7
邢晖.校企合作走深处进出办学热两头[N].中国教育报,2007-03-30.
8
[美]弗里曼著.王彦华,梁豪译.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9
王亚妮.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社会背景与对策分析[J]
.职业教育研究,2008(3):14-15.
被引量:1
10
何文涓.
浅析德国的“双元制”与我国的“校企合作”——德国的“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
.教育学术月刊,2008(2):83-84.
被引量:40
共引文献
209
1
陈静,王丽华.
高职旅游专业校企合作影响因素研究[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21):20-21.
被引量:1
2
仝双印.
职业院校推进“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思考[J]
.当代职业教育,2010(11):4-7.
被引量:3
3
代景民.
校企深度合作范式探析—以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为例[J]
.职业教育,2014(6):3-6.
被引量:2
4
姜大源.
漫话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哲学思考[J]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0,1(1):1-6.
被引量:52
5
袁传明.
近十年国内德国职业教育研究综述[J]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10(3):5-8.
6
辛磊,余波洪.
基于就业与需求特征的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创新研究[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4):51-53.
被引量:3
7
崔永华,张旭翔.
论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J]
.教育发展研究,2010,30(17):43-46.
被引量:53
8
郑静姝,石伟平.
简论职业院校实施顶岗实习的困境及对策[J]
.职教论坛,2010,26(27):67-71.
被引量:21
9
袁传明.
近十年国内德国职业教育研究综述[J]
.江苏教育研究,2010(10):24-27.
被引量:6
10
唐智彬,石伟平.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2011,33(1):41-44.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9
1
胡赤弟,田玉梅.
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
.中国高教研究,2010(6):15-19.
被引量:94
2
亓俊国,罗植,庞学光.
协调博弈:创新校企合作机制的新视角[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6(18):47-53.
被引量:20
3
杨书瑞.
对中职学校推行深层次校企合作的思考[J]
.科技视界,2012(14):119-120.
被引量:4
4
孙小娅,徐承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5(35):23-26.
被引量:5
5
邓娇娇,尹贻林,王美玲.
行业协会促进产学合作教育的实现机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3(6):53-58.
被引量:11
6
黄文伟.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渐进模式研究[J]
.职教论坛,2016,32(1):52-57.
被引量:16
7
朱京凤.
大学生就业创业社会支持体系构建探讨[J]
.继续教育研究,2017(4):105-107.
被引量:12
8
宋天华,邹大勇.
高校大学生精准就业方法探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5):84-86.
被引量:33
9
肖伟平,潘斌,张继涛.
政、行、校、企协同育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研究——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学院“双平台”建设为例[J]
.职业,2016,0(2):23-2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冯国艳,史可可.
大学生就业精准服务的实践困境与解决路径——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10):71-74.
2
丁武东.
职业教育集团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的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2017(2):212-214.
3
杜吉勇.
关于“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的实践和探索[J]
.求知导刊,2017(16):147-147.
1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的政府角色与定位[J]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6,0(17):16-16.
2
校振宇.
新时期继续教育的角色与定位[J]
.中国成人教育,2001(8):59-59.
3
许东风,刘洪林.
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
.继续教育研究,2010(6):27-29.
被引量:10
4
余红,段长虹.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J]
.科技视界,2012(10):31-33.
被引量:2
5
杨国旗,余小燕.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1999,20(1):36-37.
6
马国峰,张立场,袁春季.
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16(11):33-35.
被引量:15
7
李敏.
基于校企共赢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J]
.职教通讯,2010(12):133-134.
被引量:7
8
张露辉.
浅谈学校后辅工作的角色与定位[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7,30(1):105-107.
9
刘延胜.
远程教育教师角色与定位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3(21):26-28.
被引量:4
10
冯海鹰,刘洪喜,许可,刘欠欠.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角色与定位研究——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为例[J]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75-77.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