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评述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1世纪,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大课题和重要任务,许多高校都陆续开展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计划,并取得了一定成绩。通过对人才培养内部要素改革的分析,可发现其中蕴含的教育理念与思想,优化我国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中的路径选择。
作者
孙鑫
机构地区
江西师范大学
出处
《成才之路》
2016年第1期1-3,共3页
Way of Success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高校
人才培养
改革
趋势
分类号
C961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8
1
许晓东,王乘.
拔尖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1):100-102.
被引量:20
2
张崴.大学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2008.
3
俞 信.对素质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认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7-4.
4
李俊龙,徐翔,胡锋,王恬,林江辉.
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1(1):24-26.
被引量:24
5
谈小媊,沙丽曼,张庭芳,林建华.
从实验班到元培学院——北京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改革[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211-211.
被引量:11
6
复旦学院与通识教育[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1).
被引量:8
7
金祥雷,姚岚,付景川.
推进“三个创新”、构筑“四个平台”——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J]
.高教研究与实践,2011,30(2):6-9.
被引量:5
8
方泽强,肖玮萍.
大学理念的分类、生成及运行[J]
.江苏高教,2011(5):14-16.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8
1
景桂英,吉东风,陈兆夏,胡锋,徐翔.
实施SRT计划 培养创新型人才[J]
.中国农业教育,2004,5(6):5-7.
被引量:22
2
许晓东,杨坤涛,冯向东.
基于学科平台课程的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4(3):23-25.
被引量:23
3
韩延明.哲学的观点:大学理念[A].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59.
4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4.
5
[美]Clark Kerr.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23-24.
6
姜士伟.
浅析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8(2):77-80.
被引量:62
7
沈蓓绯.
荣誉学院:美国高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高教探索,2010(4):59-63.
被引量:64
8
易自力.
谈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难题与破解[J]
.中国高等教育,2010(21):12-14.
被引量:30
共引文献
65
1
路勇,郑洪涛,谭晓京,马修真,贾九斌.
“新工科”背景下能源动力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动力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建设实践为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67(S01):14-16.
被引量:28
2
王西平,王琦俐,薛新科,邹志荣.
高等农业院校“一懂两爱”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
.高等农业教育,2021(6):42-46.
被引量:4
3
辛颖,薛伟,王立海,董希斌.
森林工程涉外森林开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探讨[J]
.中国林业教育,2009,27(3):9-12.
被引量:11
4
王建波,谢志雄.
生命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3,3(3):3-5.
被引量:3
5
童文胜.
创新立国战略在我国高校的理论与实践刍议[J]
.中国青年科技,2008(10):22-25.
被引量:2
6
丁一刚,刘生鹏,吴元欣,程健,包传平,戢俊.
改革化学反应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大化工类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实践与探索[J]
.化工高等教育,2009,26(4):47-49.
被引量:19
7
余世策,蒋建群,刘承斌,钱匡亮,赏星云.
钢筋混凝土实验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室科学,2009,12(5):148-151.
被引量:6
8
王梅,杜典初.
基于实践教学培养环境工程本科生创新能力研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2):84-85.
被引量:4
9
康重庆,董嘉佳,董鸿,孙劲松.
电气工程学科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8(5):132-137.
被引量:25
10
邱章强,赵亚萍.
关于独立学院实验班建设的几点看法——以滨江学院为例[J]
.科技信息,2010(2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1
1
周作宇.
创新人才培养的话语分析[J]
.现代大学教育,2010,26(4):1-6.
被引量:16
2
李俊龙,徐翔,胡锋,王恬,林江辉.
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1(1):24-26.
被引量:24
3
叶赋桂,罗燕.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维[J]
.复旦教育论坛,2011,9(4):19-23.
被引量:56
4
高晓明.
拔尖创新人才概念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11(10):65-67.
被引量:69
5
张登宏.
试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教育与职业,2011(33):27-28.
被引量:14
6
张杨,张立彬,马志远.
哈佛大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4):72-77.
被引量:31
7
陈蕊,邵兵,李明江.
拔尖创新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9(5):116-121.
被引量:11
8
吕成祯,钟蓉戎.
荣誉教育: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53-57.
被引量:21
9
谢华永,陈芷,王宗元.
教学管理视角下高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14(11):39-41.
被引量:8
10
李松,张书洋.
地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4(4):215-21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陈璐,嵇敏.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育人路径研究[J]
.山西青年,2019,0(24):65-65.
2
黄建华,葛诗芸.
高职化工自动化专业拔尖学生培养的实践[J]
.发展,2016(7):72-73.
3
贾宁.
高职焊接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探索[J]
.现代职业教育,2016,0(25):128-128.
4
方法林.
知识生产模式嬗变下高职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以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为例[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2):1-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常毓兵.
高职院校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现代学徒制应用策略探讨[J]
.食品安全导刊,2019,0(26):27-27.
被引量:1
1
孙鑫.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评述[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2(1):47-51.
被引量:5
2
许越光.
构建中学政治课和谐课堂的思考[J]
.学周刊(中旬),2010(2):39-40.
3
刘广明.
西南联合大学成功的三大核心要素[J]
.科学新闻,2010(24):66-66.
4
杨高.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模式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3(21):103-105.
被引量:10
5
韩和鸣.
练好内功,促进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11(2):5-6.
6
杨竹,罗曼菲.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简要分析[J]
.惠州学院学报,1998,20(3):35-38.
7
史春梅,江立成.
简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4):28-31.
被引量:4
8
刘娟,王培.
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路径探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7(2):35-36.
被引量:3
9
综合信息[J]
.政策,2012(1):93-95.
10
吴宝瑞,魏会茹,高正方.
客观认识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几个问题[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1,13(5):94-97.
成才之路
201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