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论叙事性作品中不同叙述视角的优缺点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通过对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应用的介绍,阐述了不同叙述视角在体现作者写作目的和所追求的文体效果方面呈现出来的不同特点。认为叙事性作品的叙述视角应该根据作者的主观意图合理选择,才会产生最佳的写作效果。
作者
李俊龙
机构地区
湖北大学文学院
出处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8期187-188,共2页
Journal of Taiyuan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关键词
叙事性作品
叙述视角
人称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61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吴晓东.
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复调问题[J]
.文学评论,2004(4):137-148.
被引量:62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刘禾.《现代中国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叙事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First - Person Narrative in Modem Chinese Fiction, Ph. D. diss., Harvard University, 1990. ) .
2
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
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第17页.
4
福柯.《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A].陈志梧译 载包亚明主编.《都市与文化》丛刊第1辑《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C].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8页.
5
布斯.《小说修辞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6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9页,第418页.
7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29页.
8
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9
李欧梵.《鲁迅创作中的传统与现代性》[A].乐黛云主编.《当代英语世界鲁迅研究》[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90页.
10
李欧梵.《鲁迅的小说—现代性技巧》[A]..《当代英语世界鲁迅研究》[C].,.41页.
共引文献
61
1
熊权.
“争天拒俗”:弱者反抗与“相互主体性”——鲁迅的进化论批判[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1):20-35.
被引量:2
2
陈晓明.
历史、大地与20世纪50年代人——试析张炜《忆阿雅》中的“自省”问题[J]
.文艺争鸣,2022(6):24-44.
被引量:2
3
李应霞.
鲁迅伤逝的复调问题分析[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3):73-75.
4
吴涛.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吕雉》[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6(9):52-55.
5
崔云伟,刘增人.
2004年鲁迅研究综述[J]
.甘肃社会科学,2005(5):128-135.
6
李遇春.
对话与交响——论长篇小说《秦腔》的复调特征[J]
.小说评论,2006(1):68-75.
被引量:11
7
宫富,刘骋.
话语置换与意义重构——以电影《祝福》为个案的叙事学分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2):77-81.
被引量:1
8
燕琼.
从“单向”转向“多维”——《在酒楼上》与《不朽》的比较[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26(2):78-79.
9
高远东.
“仙台经验”与“弃医从文”——对竹内好曲解鲁迅文学发生原因的一点分析[J]
.鲁迅研究月刊,2007(4):22-28.
被引量:20
10
雷霖.
价值立场和自我超越的双重缺乏——《彷徨》中知识分子精神特征新论[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2):73-74.
同被引文献
5
1
柳春生.
文学写作是如何从生活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21(1):42-44.
被引量:2
2
杨邦俊.
从写作的本质看作文教学的改革[J]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6(6):14-15.
被引量:9
3
童庆炳.文学理论要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4
晓苏.文学写作系统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5
刘波.
论叙述视角在文本中的双重性[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8(6):81-8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朱倩.
浅谈儿童叙事视角对写作教学的启示[J]
.文学教育,2013(1):134-135.
1
张平.
浅议文学作品的主题及其审美特征[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6,0(4):78-81.
2
黄建国.
论短篇小说的意味[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5(5):23-26.
被引量:3
3
项思琪,张白桦.
《阁楼上的佛像》的叙述者转换问题研究[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24(5):61-63.
被引量:2
4
李希凡.
“熟悉的陌生人”与独特的“这一个”——金陵十二钗续论[J]
.红楼梦学刊,1996(3):77-111.
被引量:3
5
陈晋.
论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的叙述方法[J]
.小说评论,1988(1):3-9.
被引量:5
6
杨凯华.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表现[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168-169.
7
茸.
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3):312-312.
8
张闳.
《许三观卖血记》的叙事问题[J]
.当代作家评论,1997(2):19-24.
被引量:18
9
于爱全.
试论叙事作品中作者在文本中的表现[J]
.思想战线,2008,34(S3):56-58.
10
吴晖.
“看”与“被看”—身体欲望描写叙事视点[J]
.北方文学(下),2012(12):12-13.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