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新时期我国技术进步过程中实现就业增长的对策选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建设步伐离不开技术进步及其所形成的巨大物质力量的推动。研究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对于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基于此,论文主要对新时期我国技术进步过程中实现就业增长的对策选择进行了探讨。
作者
赵丽娜
机构地区
陕西省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69-70,共2页
Journal of Taiyuan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就业增长
对策
分类号
F249.21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邵文国.
科技进步与劳动就业的关系[J]
.华东经济管理,1995,9(5):37-39.
被引量:3
2
齐建国.
浅论科技进步对中国就业的影响[J]
.新视野,2002(4):21-23.
被引量:15
3
毕先萍,赵坚毅.
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总量及结构的影响[J]
.统计与决策,2007,23(10):71-72.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2003..
2
刘国光、李京文.中国经济在转变[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3
曾湘泉等.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5-2006:面向市场的中国就业与失业测量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
Acemoglu,D.Technical Change,Inequality,and the Labor Market[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2,40:7-72.
5
Aghion,P.,and Howitt,P.Growth and Unemployment[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4,61:477-494.
6
Caballero,R.J.,and Hammour,M.L.On the Timing and Efficiency of Creative Destruction[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6,111.
7
Eriksson,Clas.Is There a Trade-Off between Employment and Growth?[C].Oxford Economic Papers,1997,49.
8
Greenwood,J.,Z.Hercowitz,and P.Krusell.Long-Run Implications of Investment-Specific Technological Chang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7,87.
9
Krusell,Per.,Lee Ohanian,Victor Rios-Rull.,and Giovanni Violante.Capital Skill Complementary and Inequality[J].Econometrica,2000,68 (5).
10
Mortensen,D.T.,and Pissarides,C.A.Technological Progress,Job Creation and Job Destruction[J].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1998,1.
共引文献
28
1
沈惠章.
论高危人群管控系统建设[J]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4(3):24-27.
被引量:4
2
卢爱华.
技术进步与就业的关系探讨[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10):34-36.
被引量:6
3
葛新权,金春华.
科技进步对就业增长贡献的测定方法[J]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4,19(2):45-48.
被引量:9
4
李慧.
我国就业弹性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1):22-25.
被引量:5
5
吴刚.
决策支持:版权经理人的重要职责[J]
.出版参考,2005(08X):11-11.
6
金春华,葛新权.
我国科技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0):14-16.
被引量:5
7
周轶昆,张耀辉.
我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政策的研究观点综述[J]
.经济纵横,2006(6):68-70.
被引量:3
8
顾玲琍,汪慧玲.
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6):70-72.
被引量:5
9
彭慧蓉,钟涨宝.
浅析技术进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742-5744.
被引量:1
10
顾海兵,朱绍格.
新型工业化:压力与对策[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1):1-6.
被引量:1
1
赵玉海.
火炬计划——中国新型工业化之路的探索者[J]
.海峡科技与产业,2003,16(4):18-20.
2
八成企业家对今年市场持乐观态度[J]
.企业家信息,2004(2):117-117.
3
徐充,刘志强.
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发展的现存难点与对策研究[J]
.江淮论坛,2016(1):32-35.
被引量:3
4
辜胜阻.
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及其比较研究——兼评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区域发展[J]
.经济界,2004(3):8-13.
被引量:6
5
邵明伟.
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一个全面述评[J]
.区域经济评论,2015(4):151-160.
被引量:1
6
赵晓.
中国不能越过重化工业发展阶段[J]
.东方企业文化,2005(2):42-43.
7
詹浩勇,冯金丽,李德伟.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来自印度新型工业化案例的启示[J]
.经济与管理,2007,21(10):33-38.
被引量:1
8
“绿色”从创新开始 绿色战略不仅指节能、环保,它的深层意义在于追求可持续发展[J]
.新远见,2013,0(12):26-27.
9
谢俊贵.
新型工业化条件下的中国城市化发展问题[J]
.中国软科学,2002(7):28-33.
被引量:27
10
周民良.
我国县域工业发展与科技创新关系研究[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25(5):31-35.
被引量:2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