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隐喻与转喻在惯用语形成中的作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与转喻的本质是概念性的,是人们认识事物和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国内外语言学界对隐喻与转喻已经做了很多研究,但对汉语惯用语中的隐喻和转喻的分析却很少涉及,文章尝试性地探讨了隐喻和转喻在汉语惯用语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
李贵垓
机构地区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89-190,共2页
Journal of Taiyuan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关键词
隐喻
转喻
惯用语
分类号
H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16.
2
张辉.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义学研究[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3.
3
苏向丽.汉语惯用语学习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
Lakoff.G.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A].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1
王华,张玉蓉.
委婉语的隐喻与转喻视角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4):120-122.
被引量:6
2
周文佳,牛新生.
英汉语言中“眼”的隐喻与转喻意义的对比考察[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1(9):98-100.
被引量:1
3
韩梦春.
“火”字及词族一词多义现象的隐喻与转喻分析[J]
.教师,2009(23):123-124.
4
陈静依.
俄汉语定语对比[J]
.北方文学(中),2016,0(6):209-209.
5
朱梅芳.
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
.教师,2015,0(26):35-35.
被引量:1
6
拓欣,梁润生.
“红色”一词在英汉民族语言中的共性和个性[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6):30-33.
被引量:3
7
傅玉珊.
基于隐喻理论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
.凯里学院学报,2010,28(5):115-117.
被引量:1
8
邹春玲,宋洋.
隐喻转喻的对比分析[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09(5):66-67.
9
高登宇.
对比在新闻中的运用[J]
.新闻爱好者,2010(3):64-64.
10
谭鉴琴.
英汉文化交流中的颜色词(英文)[J]
.海外英语,2012(6X):196-197.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