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现代电子传媒对学校道德教育的负面冲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现代电子传媒越来越多地介入了学生的学校和家庭生活,与此同时也给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了很大影响。学校道德教育的行动意识下降,学校道德教育行为方式旁观性形成,这些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使得学校道德教育不得不考虑与这些电子传媒的关系。
作者
梁光明
机构地区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8期115-116,共2页
Journal of Taiyuan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关键词
现代电子传媒
学校道德教育
行动意识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高德胜.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
徐刚.
学校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5):111-114.
被引量:2
3
高伟.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问题的再追问[J]
.当代教育科学,2005(16):24-28.
被引量:9
4
游海疆.
学校道德教育的突围:从道德旁观者到道德参与者[J]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1(1):10-12.
被引量:2
5
陈志兴.
电子媒介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反思[J]
.天府新论,2009(5):154-157.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石美萍.
从交往理论视阈看道德教育的有效性问题[J]
.江西教育科研,2004(7):35-37.
被引量:2
2
郑太年.
知识与其双重情境化——关于教学革新的思考[J]
.全球教育展望,2004,33(12):6-10.
被引量:22
3
傅维利.
真实的道德冲突与学生的道德成长[J]
.教育研究,2005,26(3):13-16.
被引量:108
4
沈嘉祺.
情境与道德教育[J]
.全球教育展望,2006,35(6):28-32.
被引量:14
5
赵阿华.
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微[J]
.学术论坛,2007,30(2):34-37.
被引量:7
6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114-115,131,190,192.
7
林海波.青少年观众及城市少儿频道收视分析[A].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受众研究委员会编.电视受众探析:2004年电视受众研究获奖作品选编[C].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8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7)[EB/OL].http://www.cnnic.net.cn/uploadfiles/pdf/2008/7/23/170516.pdf.2008-11-1.
9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3,141,115,123-124.
10
海德格尔.诗·语言·思[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共引文献
10
1
金楠.
教育现代性视阈下的梁漱溟文化哲学反思[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2,38(11):93-99.
2
张晓东.
回归生活:学校德育政策的视界转换[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3):32-35.
被引量:7
3
李霞,张明菊.
高校“网络红人”现象的教育学反思[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6):40-42.
4
邬玲清,罗锦云.
潜移默化巧“留痕”,播撒“微笑”润心田——现代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
.启迪与智慧(中),2017,0(7):4-5.
5
王益富,夏天琼,蒋亦华,林其羿.
中国教育学理论建构的科学化:实然与应然--兼对教育哲学边界主义及实践转向的批判[J]
.教育学术月刊,2017(9):3-14.
6
邹逸.
本质主义教学文化及其转向[J]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8,32(4):19-24.
被引量:2
7
刘红霞.
高一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调查分析[J]
.新一代(理论版),2019,0(7):98-99.
8
黄佳楠,薛忠义.
论道德“旁观者”向“行动者”的转化[J]
.学术前沿,2019(17):124-127.
被引量:1
9
陈梦琪,邹逸.
从本质主义到生成性思维:课堂追问的桎梏与超越[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34):57-60.
被引量:5
10
方媛媛.
教育哲学的特性与价值[J]
.高教研究与实践,2017,0(3):3-7.
1
李昕蔚.
电子传媒对青少年思想教育带来的挑战[J]
.青年文学家,2013,0(13):134-134.
2
曹连观.
电子传媒与当代教育[J]
.江苏高教,1996(S1):23-25.
被引量:1
3
齐贵云.
自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72-74.
被引量:6
4
张曦.
探求拓展训练对于德育工作的意义[J]
.继续教育研究,2010(8):161-162.
被引量:4
5
赵紫平,刘桂庆,逄晓慧.
电子传媒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4):38-39.
6
徐美敬.
论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J]
.成功,2010(12):194-195.
7
白晓红.
班主任教育随笔[J]
.散文百家(下旬刊),2015,0(1):118-118.
8
邱广欣.
例说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行为方式的变化[J]
.基础教育研究,2006(7):9-11.
9
李江源.
教育传统与教育制度创新[J]
.幼儿教育,2003(13):49-49.
10
伏桂芳.
未成年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原因及对策[J]
.教育艺术,2017(1):57-57.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