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和各种侵入性诊疗技术的普遍开展、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广谱抗生素等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免疫缺陷患者,尤其是艾滋病患者不断增多,念珠菌感染逐年增加,其发病率近10年来升高了约5倍,其中以白念珠菌占主导地位[1]。白念珠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常寄居于正常人的皮肤、粘膜等部位,与健康人群处于共生状态。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使用免疫抑制剂时,白念珠菌常可引起皮肤、粘膜、内脏器官感染,甚至导致侵袭性念珠菌血症。白念珠菌的毒力因子包括粘附素、侵袭性酶、表型转换及生物膜的形成等[2]。表型转换可以帮助白念珠菌适应宿主的组织环境,从而逃避人类免疫系统的杀伤作用[3]。白念珠菌可进化出多种形态,不同形态的转换能力与白念珠菌致病力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白念珠菌致病性与其表型转换密切相关[2]。其中研究最多的是酵母形态-菌丝形态和白菌-灰菌形态之间的转换。本文将对影响白-灰转换的环境因素和转录因子进行综述。
出处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80-482,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基金
山西省卫生计生委科研课题(2014044
2013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