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学伦理学视阈下的《慈悲》女性群像研究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托尼·莫里森用新作《慈悲》表达了她对女性命运的持续关注,作品着力塑造的几个主要女性形象构成男权社会中"边缘""他者"的集体映像。她们在伦理选择的漩涡激流里不期而遇,并因此浸泡于身份认同的焦虑之中苦不堪言。社会认同缺失的大背景使自我认同的诉求破土萌发,女性主体的身份建构过程也随之而来。
作者
刘海杰
机构地区
赤峰学院教育学院
出处
《前沿》
2015年第11期135-137,共3页
Forward Position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
女性主义
《慈悲》
女性群像
主体身份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4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Morrison, T.A. Mercy[M], New York: Knopf,2008.
2
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
.外国文学研究,2010,32(1):12-22.
被引量:844
3
尚必武.
伦理选择·伦理身份·伦理意识:《慈悲》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
.外国文学研究,2011,33(6):14-23.
被引量:12
4
史敏.
“我者”与“他者”——托尼·莫里森小说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9(10):76-77.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聂珍钊.
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J]
.外国文学研究,2005,27(1):8-11.
被引量:206
2
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J]
.外国文学研究,2006,28(2):8-17.
被引量:173
3
特立·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第二版),伍晓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4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508-520.
5
《文学理论》,本书编写组编写.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
6
Childs, Peter, and Roger Fowler. The Routledge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London: Routledge, 2006.
7
佛克马易布思 林书武 陈圣生 施燕 王筱芸译.《二十世纪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8
Gates,Henry Louis,Jr.Preface[].Toni Morrison:Critical Per-spectives Past and Present.1993
9
Emory,Elliot.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1988
10
史敏,蒋永国.
莫里森小说创作中的原始图腾与神话仪式[J]
.南京社会科学,2008(4):84-8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846
1
谢小琴.
论梅瑞狄斯小说《利己主义者》中的婚恋伦理观[J]
.中外文论,2018(1):234-243.
2
赵再岚.
伦理学视域下的河套文学研究[J]
.作家天地,2020,0(1):9-10.
3
陈广兴.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9,0(2):209-221.
被引量:1
4
柳烨琛,张弛.
论《莫失莫忘》中克隆人的生命伦理及社会伦理[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12):8-12.
被引量:14
5
徐婷婷.
《女人的勋章》的女性叙事与伦理选择[J]
.绥化学院学报,2023,43(11):56-58.
6
宋皓.
人机伦理秩序的建构:《我,机器人》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
.绥化学院学报,2023,43(2):87-88.
7
黄诗海.
论《恐怖分子》的伦理价值[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40(6):20-25.
8
宋银苗.
《所罗门之歌》的文学伦理学批评[J]
.品位·经典,2021(20):1-3.
9
籍晓红,陈红.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分析石黑一雄的《莫失莫忘》[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89-93.
被引量:1
10
石秋英.
论李起昊小说中的韩国社会伦理困境[J]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2022(2):121-127.
1
高正伟.
《孟子》散文中的形象构成[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4(1):50-52.
被引量:1
2
马玲.
雌性的魅惑——浅析严歌苓作品中的女性[J]
.魅力中国,2014(17):62-63.
3
张娜.
民族身份与普世价值——以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为例[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7):27-27.
4
吴潇岚.
祈求和平的呐喊——浅析《穿条纹衣服的男孩》战争背景下的身份认同缺失[J]
.文学界(理论版),2012(1):109-110.
5
霍文艳.
论池莉笔下的男性世界[J]
.青年文学家,2015,0(8Z):21-21.
6
胡东升.
论王渔洋绝句诗中艺术形象构成的基础[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8(4):38-39.
7
王轻鸿.
略论新时期作家对知识分子的表现[J]
.当代文坛,1998(5):8-11.
被引量:1
8
罗惜春.
从老舍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讨其女性观[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6):95-96.
被引量:3
9
黄鹏.
历史的奇葩[J]
.广西文学,2013(6):78-82.
10
代燕春.
从武侠小说中的苗女看文本中“苗”的建构[J]
.学术探索,2014(1):93-97.
前沿
2015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