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文学伦理学视阈下的《慈悲》女性群像研究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托尼·莫里森用新作《慈悲》表达了她对女性命运的持续关注,作品着力塑造的几个主要女性形象构成男权社会中"边缘""他者"的集体映像。她们在伦理选择的漩涡激流里不期而遇,并因此浸泡于身份认同的焦虑之中苦不堪言。社会认同缺失的大背景使自我认同的诉求破土萌发,女性主体的身份建构过程也随之而来。
作者 刘海杰
出处 《前沿》 2015年第11期135-137,共3页 Forward Pos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1

  • 1聂珍钊.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5,27(1):8-11. 被引量:206
  • 2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6,28(2):8-17. 被引量:173
  • 3特立·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第二版),伍晓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 4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508-520.
  • 5《文学理论》,本书编写组编写.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
  • 6Childs, Peter, and Roger Fowler. The Routledge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London: Routledge, 2006.
  • 7佛克马易布思 林书武 陈圣生 施燕 王筱芸译.《二十世纪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 8Gates,Henry Louis,Jr.Preface[].Toni Morrison:Critical Per-spectives Past and Present.1993
  • 9Emory,Elliot.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1988
  • 10史敏,蒋永国.莫里森小说创作中的原始图腾与神话仪式[J].南京社会科学,2008(4):84-8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84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