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多角度解读后殖民文学作品的特色——以奈保尔的《河湾》为例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奈保尔作为后殖民时代的个案既能反映后殖民时代移民群体的生存共性,也可对流散现象进行更深入的本质认识,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一种独特且典型的文化品格。小说《河湾》展现了非洲女性在白人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的双重压制下,沦为"属下的属下""边缘的边缘";同时也揭示了游走在边缘的流散学者的发展趋势,其尴尬的生存处境所形成的独特批判锋芒和对后殖民地人民深厚的关怀。
作者
崔晓晋
机构地区
海口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学园》
2015年第34期17-21,共5页
Academy
关键词
后殖民时代
文学特色
意象
非洲本土女性
双重压迫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等编撰.后殖民批评(杨乃乔等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法〕弗朗兹·法农.黑皮肤,白面具(万冰译)[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3
任一民.后殖民:批评理论与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4
〔英〕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悲剧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5
纳丁.戈迪默,西默.希尼,君特.格拉斯,维.苏.奈保尔,傅正明.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四人谈[J]
.天涯,2002,0(3):4-13.
被引量:9
6
高照成,黄晖.
奈保尔创作思想初探[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6):94-98.
被引量:4
7
胡龙青.
失乐的伊甸园——解读《河湾》中女性爱情困境与悲观主题[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8(3):131-133.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5
1
石海峻.
2001年诺贝尔奖得主奈保尔的文学历程[J]
.译林,2001(6):177-182.
被引量:4
2
高照成.
从《河湾》看奈保尔的历史与文化观——兼谈奈保尔的文学思想[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0(5):74-76.
被引量:3
3
[2]Naipaul.On Being a Writer[M].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1987.
4
[3]Oscar Wilde.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Preface[M].Penguin Books,London,1994.
5
[4]Oscar Wilde.The Decay of Lying[M],J.P.Tompkins(ed.).The Aesthetic Adventure,Cambridge,1967.
共引文献
12
1
潘飞.
自我的追寻——解读奈保尔的封笔长篇《魔种》[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9(1):129-136.
被引量:3
2
李美芹.
盛开在“‘他者’之域”的黑白奇葩——托尼·莫里森和纳丁·戈迪默[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4(4):73-75.
被引量:1
3
苏鑫.
后殖民作家奈保尔的文化人格分析[J]
.电影文学,2009(8):89-91.
被引量:2
4
邱智晶,宋芳芳.
后殖民时代文化旅行者的艰难抵达——析奈保尔及其作品《抵达之谜》[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4-35.
5
王雅萍.
奈保尔小说《河湾》中水葫芦的意象[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24(11):115-118.
被引量:4
6
方维规.
奥斯威辛后的写作——论格拉斯的美学思想[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2):1-10.
7
董学栋.
“文明世界”中的流亡者——奈保尔《模仿者》的后殖民解读[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1(5):85-87.
被引量:2
8
高照成.
V.S.奈保尔政治立场略论[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4):76-80.
被引量:3
9
李兴阳,丁帆.
新世纪乡土小说“流动农民”叙事的价值取向与叙述选择[J]
.天府新论,2013(3):150-155.
被引量:7
10
王玉蓉,林俐.
归属感的探寻——解读奈保尔小说《魔种》[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3(10):29-31.
1
杨锋,罗艳.
边缘的边缘——以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解读奈保尔《河湾》[J]
.南昌高专学报,2009,24(4):21-22.
被引量:2
2
乔琦.
艰难的突围与异样的风景——当代陕西女性诗歌片论[J]
.长安学刊,2013,4(2):19-21.
3
徐纪阳,郑琰.
漂泊与还乡——论《台北人》的“离散”主题[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8(3):131-133.
4
姚志忠.
情因幻灭断 宝为尊严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悲剧探因[J]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2002(4):11-13.
5
李恒田.
论文学批评的语言之维[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1):116-120.
6
郭先进.
象征手法在V.S.奈保尔《河湾》中的运用[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17(3):54-56.
被引量:2
7
桑克.
我的师承[J]
.诗刊,2004(2):33-34.
8
林柏松.
林柏松的诗[J]
.北大荒文学,2008,0(2):78-78.
9
吴娇娇.
论美国文学中的黑人女性形象[J]
.芒种,2014,0(7):197-198.
10
陈雪鸿.
用构思和语言来创造诗的意境(短评)[J]
.星星,2010,0(6):119-120.
学园
2015年 第3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