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法的确定性与灵活性——以世界三大法系为视角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确定性源于人类对秩序和安宁的追求,是法律的本质需求。但另一方面,法律又离不开灵活性。灵活性可以使法律能够满足变化发展的社会需要。二者之间的相互竞争,使法律在保持稳定的同时谋求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力求稳定。民法法系、普通法法系、伊斯兰法系等世界三大法系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适应自身的各具特色的保持确定性与灵活性的不同手段,这对于我们建设法治国家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作者 李臣锋
出处 《法制与经济》 2016年第1期72-74,共3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31

  • 1李林.试论立法价值及其选择[J].天津社会科学,1996(3):102-107. 被引量:29
  • 2[美]迈尔文·艾隆·艾森伯格.普通法的本质[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
  • 3[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4.
  • 4[日]我妻荣.新法律学辞典[M].董墙舆,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21.
  •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高思谦,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2006.
  • 6[英]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初民社会的犯罪与习俗[M]//犯罪:社会与文化.许章润,么志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 7[美]约翰·梅西·赞恩.法律简史(M].孙运申,译.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5.
  • 8[美]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M].唐前宏,等译.夏登峻,校.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 9[美]维塞尔.莱辛思想再释—对启蒙运动内在问题的探讨[M].贺志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 10[比]R·C·范·卡内冈.法官、立法者与法学教授—欧洲法律史篇[M].薛张敏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共引文献5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