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抗战时期内迁恩施学校的艰难处境探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伴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特别是武汉会战后形成的新的敌我局势,恩施的地位凸显出来。恩施一地成为湖北省临时省会与新的省内文化中心。湖北省内部分大中学校相继迁往恩施,这些学校迁往恩施地区后面临着物质困难、政府加强统制、自由度减少等问题。抗战八年,恩施本地的教育发展也与迁往此处的各学校息息相关。本文试图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为内迁恩施学校的研究提供另一个观察视角。
作者
汪洋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2-77,共6页
Theory Monthly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恩施
内迁学校
艰难处境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9
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4
1
呈为声明系本省公务员子弟祈转呈教育厅悯情收容由[Z].1940年7月.湖北省档案馆藏,LS10-8.348.
2
教育厅视察省立农学院报告[Z].1944年.湖北省档案馆藏.LS10-2-1822.
3
陈诚.新湖北建设计划大纲[J].新潮北季刊,1941,(4).
4
为遵照决议案,拟将农专改办农学院,即日筹备开学招生公决案[Z].1940年9月29日.湖北省档案馆藏.LS10-6-205.
5
为述省立联中校务委员会及校本部组织情形并检同职工名单请查照由[Z].1939年7月.湖北省档案馆藏.LSl0-5-132.
6
呈报本校移设利川改觅城外数里岩洞寺为校舍经过及开学上课情形请鉴核备案[Z].1939年1月20日.湖北省档案馆藏.LSl0-8-287.
7
呈报本分校移设利川后工作概况[Z].1938年9月.湖北省档案馆藏.LS10-8-287.
8
为本校围墙倾倒伤毙学生多人电恳请赐予救济由[Z].1945年7月2日.湖北省档案馆藏,LSl0_5-1960.
9
吴乐玉.回忆湖北省高级商业中学[A].湖北文史资料总第15辑[M].武汉:政协湖北省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1986.204.
10
胡贵先.我在一女师的片段回忆[A].湖北文史资料总第15辑[M].武汉:政协湖北省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1986.207.
二级参考文献
89
1
湖北省政府.《省政府令各县办初中如有办理不善县长应负全责》湖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LS10—5—41)[Z].,1942年5月6日..
2
湖北省政府.《计划教育答问》湖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LS F2·1—25)[Z].,1943年.第13—14页.
3
王延杰.《湖北的“联中”和“计划教育”》[J].《湖北文史资料》,1986,(14).
4
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所属县市教育经费统计报告简表(1945年度)》,湖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LS 10-1—1725[Z].,..
5
.《民国时期湖北省级财政支出构成》[A]..《湖北省志·财政》[C].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0页.
6
.《民国30-32年第七区地方财政岁出统计表》计算[A].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恩施州志》[C].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43页.
7
古楳.《现代中国及其教育)下册[M].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436页.
8
湖北省教育厅.《三十三年度中等教育统计表》,湖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LS 10-5—61[Z].,..
9
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三十四年度第一学期中等教育统计报告表》,湖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LS 10-5—62[Z].,..
10
.《湖北省志·教育》统计表[M].,.第117-122页.
共引文献
7
1
田强,郑亚飞.
苦难中的繁荣:抗战时期三峡地区经济发展散论[J]
.三峡论坛,2009(1):116-121.
被引量:1
2
郑起东.
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农业改良[J]
.古今农业,2006(1):52-66.
被引量:13
3
刘海军.
国民政府战时公费教育制的创立及其成效[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9):61-65.
4
温静静.
陈诚研究综述[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34(1):53-56.
5
冯惠玲,陈心林.
国族建构与民族认同的博弈及互惠——民国时期武陵地区民族关系刍论[J]
.江西社会科学,2017,37(2):122-130.
被引量:2
6
倪蛟.
国民政府战时大学生救助制度及其绩效研究——以重庆时期中央大学为个案[J]
.民国研究,2015(2):73-84.
7
张于牧.
抗战时期湖北国统区农业技术概况[J]
.中国科技史料,2004,25(2):106-116.
1
何幼兰.
抗战时期内迁高等院校对贵州教育的影响[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97-100.
被引量:3
2
酸儒,王俐文(绘图).
教育大家叶圣陶——答丐翁[J]
.七彩语文(小学中高年级),2009(20):22-23.
3
刘鹤.
内迁留学生与抗战时期民众教育的“中国化”[J]
.教育评论,2014(9):150-152.
4
杨海燕.
运用合作学习模式 创新历史课堂教学[J]
.俪人(教师),2015(2):128-128.
5
高翔.
国立艺专昆明办学考[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5(7):40-42.
6
任艳茹.
社会转型期教育体制面临的挑战——以素质教育实施为探讨视角[J]
.黄河之声,2016(13):25-26.
7
禹旭才,王双兰.
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
.江西教育科研,2003(5):31-33.
被引量:1
8
周德艳.
英汉“自己”的指代问题[J]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1(2):61-64.
9
田鸿牛(主持人).
谜苑采珍[J]
.智力(提高版),2009,0(7):42-43.
10
吴永燕.
抗战时期浙大内迁与遵义经济的现代化发展[J]
.世纪桥,2012(3):31-32.
被引量:1
理论月刊
201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