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虚籁》,美的曲音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著名作曲家、民族乐器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刘天华的三首琵琶曲分别是《歌舞引》(1927年)、《改进操》(1927年)和《虚籁》(1929年)。这三首作品虽然写作的背景与动机都大不相同,但在写作手法的运用上却有着一定的联系,鲜明地体现了刘氏风格。而《虚籁》是三首作品中被琵琶艺术家弹奏得最为广泛的一首。这首乐曲无论是从教学还是从演奏的角度而言,都堪称琵琶作品的典范。
作者
金叶
出处
《创作评谭》
2004年第1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虚籁
曲音
刘天华
改进操
民族乐器
写作手法
音乐教育家
音乐文献
音乐语言
乐艺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1
林石城.
刘天华先生创作的琵琶曲《虚籁》[J]
.人民音乐,1998(1):24-26.
被引量:4
2
陆曙鸣.
国乐先驱者的心声——琵琶曲《虚籁》漫笔[J]
.音乐爱好者,1992(1):8-9.
被引量:2
3
李永志.
浅谈《虚籁》及其演奏[J]
.艺海,2000(4):84-85.
被引量:1
4
逯凯.
暗吟天地间的华彩——《虚籁》探究[J]
.中国音乐,2012(3):199-204.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张亚萍.
琵琶曲《虚籁》的情感表达分析[J]
.黄河之声,2014(12):52-5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刘莹莹.
革故鼎新,中西交融——琵琶曲《虚籁》的艺术创作研究[J]
.黄河之声,2021(5):60-62.
2
郭珍君.
谈析琵琶曲《虚籁》左手揉弦运用[J]
.戏剧之家,2023(32):67-69.
被引量:1
1
李晖.
刘天华的三首琵琶曲解析[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26(2):51-56.
被引量:8
2
杨秀玉.
刘天华琵琶作品《虚籁》赏析[J]
.戏剧丛刊,2008(2):60-60.
3
王欣洁.
简析刘天华艺术风格及琵琶曲《虚籁》[J]
.北方音乐,2017,37(3):94-94.
被引量:2
4
张馨.
刘天华琵琶曲《虚籁》的创作思想探微——暨纪念刘天华先生逝世70周年[J]
.中国音乐教育,2002(9):29-30.
被引量:5
5
王培.
论音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以琵琶曲《虚籁》为例[J]
.艺术评鉴,2016,0(11):101-102.
被引量:1
6
盛雪.
融会贯通 洋为中用——试析刘天华先生和他的琵琶作品《虚籁》[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08(3):38-39.
被引量:7
7
贾怡中.
道之虚静——再谈《虚籁》[J]
.人民音乐,2017(1):65-67.
8
逯凯.
暗吟天地间的华彩——《虚籁》探究[J]
.中国音乐,2012(3):199-204.
被引量:7
9
张亚萍.
琵琶曲《虚籁》的情感表达分析[J]
.黄河之声,2014(12):52-53.
被引量:2
10
王云飞.
琵琶演奏技法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J]
.艺术教育,2016(9):260-261.
创作评谭
200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