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网络虚拟社会中的道德问题与治理研究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当前,网络虚拟社会道德问题日趋尖锐,对国家、社会、公民个人带来严重影响。应深刻剖析网络虚拟社会的特点及道德问题所在,寻求一条治理路径。
作者
王伯平
李龙
机构地区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9-10,共2页
Journal of Jili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基金
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课题"网络虚拟社会中的道德问题与治理研究"(2015YBB09)
主持人:王伯平
参与人:王梦倩
吴慧蕾
李龙
关键词
网络
虚拟社会
道德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赵慧臣,郑静雅.
从网络的关系特征看网络德育的实施策略[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1):93-96.
被引量:2
2
卿立新.
论加强和创新网络虚拟社会管理[J]
.求索,2011(5):82-83.
被引量:9
3
廖萍,尹彦.
网络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理论)(中旬),2011(5):54-56.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王玮.
重新认识"批判性思维"及其在课程中的运用[J]
.比较教育研究,2004,25(11):62-66.
被引量:35
2
舒红跃.
技术哲学的两次还原[J]
.哲学动态,2005(3):50-55.
被引量:8
3
周三胜.
提高网络条件下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J]
.党建研究,2005(7):41-43.
被引量:4
4
张茂聪.
道德智慧:生命的激扬与飞跃[J]
.教育研究,2005,26(11):28-31.
被引量:30
5
李亚宁.
试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2):206-208.
被引量:6
6
陈晓惠.人性化的界面设计[DB/OL].www.zjol.com.cn/gb/node2/node186/node201/node202/userobject15ai1105134.html.2008-03-23.
7
[美]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8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2011年1月19日.
9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2010年6月8日.
10
蒋业华.
论德育生态视野下的网络德育[J]
.学术论坛,2007,30(8):177-180.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8
1
李超民,李礼.
思政学阐释中的大学生网瘾矫治[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3):253-256.
被引量:6
2
陈玲,黄恒学,樊东霞.
虚拟环境下高职网络德育困境及超越路径[J]
.职教论坛,2010,26(11):72-74.
被引量:4
3
赵哲.
网络侵权诉讼地域管辖的确定[J]
.求索,2011(9):156-158.
被引量:6
4
王博,李生.
基于社会计算视角的社会管理科学化与创新方法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5):10-14.
被引量:1
5
赵飞.
加强网络管理 推动社会管理创新[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3):52-53.
被引量:2
6
张连春,王华彪,付秀芬,王洁.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探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6):208-209.
被引量:1
7
黄军菲.
我国网络社会管理研究的动态与展望[J]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3,4(2):94-98.
被引量:1
8
任素梅,王华彪,王佳慧.
完善网络时代高校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考[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3):242-243.
被引量:1
9
张祥.
浅谈医疗机构网络舆情的应对[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24(6):270-271.
被引量:5
10
黄冬霞,吴满意.
近年来国内学界网络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状况述评[J]
.天府新论,2015(5):115-121.
被引量:22
同被引文献
9
1
邢朝国,郭星华.
网络立法与虚拟社会的法律治理[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3,34(6):142-146.
被引量:10
2
王芳艳.
标准化护患沟通方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6,48(1):112-114.
被引量:3
3
罗亮,朱佳彬.
网络虚拟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现实挑战与应对策略[J]
.行政与法,2016(12):61-68.
被引量:5
4
林红娣,余幼芬,沈军英.
护理实习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护患沟通能力关系调查与评价[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5):600-602.
被引量:1
5
周秀芳,刘春艳.
网络沟通方式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J]
.网络财富,2008(11):194-195.
被引量:4
6
董妮,仲月霞,何乾锋,商瑜瑜,屈卓军.
多媒体网络在护士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探讨[J]
.电子测试,2014,25(1X):117-118.
被引量:1
7
彭桦.
微课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实训中的教学效果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4):348-349.
被引量:7
8
徐妍.
地方政府网络虚拟社会治理创新实证研究——以通化市为例[J]
.湘潮(理论版),2016(1):89-90.
被引量:1
9
周桂林,徐焕根.
浅谈网络沟通方式对生活方式的影响[J]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6(1):16-18.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陈文萍.
网络背景下虚拟社会的治理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6):244-245.
2
蒋静,吕娜.
网络虚拟社会中的道德问题治理研究[J]
.青年时代,2016,0(26):110-111.
3
王春霞,陈声丽,张丽.
利用网络虚拟社会优势带教对临床护理本科生实习生学习行为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7):119-120.
1
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探讨[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11):46-48.
2
林娅,李棠之,韩辉.
网络行为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
.重庆通信学院学报,2004,23(3):50-52.
3
黄云霞.
论大学生网络法治意识的培植[J]
.山西青年,2016,0(8):18-19.
4
林洪鑫.
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问题初探[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27(4):109-112.
被引量:4
5
陈晓慧,王伯蓉.
高校企业存在的财务问题与治理[J]
.现代审计,2003(2):40-40.
6
陈心远.
大学生在虚拟社会中的行为调查研究[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0-72.
7
杨建新.
网络虚拟社会语境下青少年价值观的重塑[J]
.中国青年研究,2012(6):106-110.
被引量:12
8
徐建,曾理.
网络虚拟社会视野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治理[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2(4):87-89.
9
黄河.
网络虚拟社会对高校学生行为和道德的影响——基于贵阳地区部分高校的调查[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6):35-42.
被引量:1
10
涂秋鸿.
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治理策略[J]
.教育界(高等教育),2011(4):26-27.
被引量:2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