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牡丹籽油微胶囊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牡丹籽油微胶囊,通过试验优化制备工艺条件,研发一种高包埋率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生产工艺。实验结果表明,以大豆分离蛋白(SPI)+魔芋胶+葡萄糖为壁材,-30℃、16Pa、芯材:壁材=1:4、蛋白溶液:预溶胶体=6:1、加酶量300U/kg时,牡丹籽油微胶囊的包埋率最高,为76.45%。
作者
张正周
张驰松
郑旗
李娟
冯骏
涂彩虹
机构地区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1期181-183,共3页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牡丹籽油
微胶囊
包埋率
分类号
TS224.3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73
同被引文献
14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4
参考文献
5
1
孙明哲.
牡丹籽油超声波辅助浸提工艺优化及其脂肪酸组成[J]
.食品与机械,2014,30(4):182-185.
被引量:17
2
韩继刚,李晓青,刘炤,胡永红.
牡丹油用价值及其应用前景[J]
.粮食与油脂,2014,27(5):21-25.
被引量:83
3
马素敏,毕艳兰,张林尚,杨国龙,刘伟,孙尚德,陈竞男.
脱臭工艺条件对牡丹籽油反式脂肪酸形成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油脂,2014,39(3):15-19.
被引量:8
4
杨海燕,于蒙,刘姗姗,侯伟伟.
冷冻干燥法制备甜杏仁油微胶囊[J]
.食品科学,2012,33(18):36-40.
被引量:18
5
黄英雄,孙红明,华聘聘.
微胶囊化粉末油脂制品表面油测定方法的研究[J]
.中国油脂,2002,27(4):61-63.
被引量:58
二级参考文献
107
1
徐爱遐,张博勇,赵德义,张鞍灵,张康健.
富含α-亚麻酸植物的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4):190-192.
被引量:12
2
寇秀颖,于国萍.
脂肪和脂肪酸甲酯化方法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2):46-47.
被引量:234
3
ZHANGYing WANGZhen-yu CHENXiao-qiang.
Ultrasound-associated extraction of seed oil of Korean pine[J]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5,16(2):140-142.
被引量:37
4
戚军超,周海梅,马锦琦,李朴.
牡丹籽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J]
.粮食与油脂,2005,18(11):22-23.
被引量:139
5
李书国,李雪梅,陈辉.
我国食用油质量安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粮食与油脂,2005,18(12):3-6.
被引量:45
6
徐文秀,吴彩娥,李强,李婷婷.
丁香油喷雾干燥微胶囊技术研究[J]
.食品科学,2006,27(1):278-281.
被引量:27
7
李世林.
牡丹皮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40-41.
被引量:19
8
王祝举,唐力英,赫炎.
牡丹皮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J]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6,21(4):155-159.
被引量:125
9
张连富,李明,李冀新.
亚油酸的微胶囊化研究[J]
.中国油脂,2006,31(7):57-59.
被引量:6
10
陈银基,周光宏,徐幸莲.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作用[J]
.中国油脂,2006,31(9):31-34.
被引量:31
共引文献
173
1
张雷,赵天彤,齐宝坤,张巧智,王欢,隋晓楠,李杨,江连洲.
响应面优化水酶法制备大豆粉末油脂[J]
.大豆科技,2019(S01):453-459.
2
王萍,吕姗姗,高丽丽.
红松仁油微胶囊化粉末油脂的研究[J]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4(11):48-50.
被引量:4
3
徐文秀,吴彩娥,李婷婷.
气流式锐孔法制作丁香油微胶囊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5,26(6):96-99.
被引量:12
4
谭龙飞,文毓,黄永杰,陈琳琳,陈纯.
以壳聚糖、麦芽糊精和蔗糖为壁材制备肉桂醛微胶囊[J]
.食品科学,2006,27(1):115-118.
被引量:28
5
吴彩娥,许克勇,李元瑞,李婷婷,徐文秀.
气流式锐孔法制作猕猴桃籽油微胶囊的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3):133-137.
被引量:20
6
王春杰,徐仲伟,宁正祥.
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甜橙油的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32(9):56-60.
被引量:25
7
王华,王泽南,赵晓光.
维生素A微胶囊化工艺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6,27(11):366-369.
被引量:11
8
王琴,蒋林,温其标,白卫东.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法优化八角油树脂微胶囊化工艺[J]
.中国调味品,2009(1):65-68.
被引量:2
9
麻成金,马美湖,黄群,张永康,姚茂君.
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杜仲籽油的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2008,23(6):141-144.
被引量:12
10
潘頡,易美华,钟秋平.
木薯微孔淀粉微胶囊化罗非鱼油技术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20):34-37.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41
1
罗丁.
微胶囊化技术及其在我国发展前景[J]
.粮食与油脂,1993(3):42-46.
被引量:7
2
张国栋,马力,唐僖,高毅.
分子包埋法制备姜油树脂微胶囊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4):6-8.
被引量:10
3
麻成金,欧阳玉祝,顾仁勇,李加兴,张永康.
杜仲翅果籽油微胶囊化及抗氧化性能研究[J]
.食品科学,2005,26(9):261-264.
被引量:7
4
张永刚,印遇龙,黄瑞林,李铁军,钟华宜.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作用及其基因表达调控[J]
.食品科学,2006,27(1):273-277.
被引量:67
5
吴彩娥,许克勇,李元瑞,李婷婷,徐文秀.
气流式锐孔法制作猕猴桃籽油微胶囊的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3):133-137.
被引量:20
6
李延辉,郑明珠,刘景圣.
微胶囊化榛仁油的制备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2006,27(6):136-138.
被引量:17
7
关文强,李淑芬.
天然植物提取物在果蔬保鲜中应用研究进展[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7):200-204.
被引量:120
8
郭虹,翟玉春,徐馨阳,辛喆.
复凝聚法辣椒油树脂微胶囊的制备[J]
.分子科学学报,2006,22(4):243-246.
被引量:11
9
李强,吴彩娥.
明胶/壳聚糖复凝聚法制备八角茴香油微胶囊[J]
.中国粮油学报,2007,22(3):122-125.
被引量:12
10
康吟,陶宁萍,王锡昌.
喷雾干燥法制取宝石鱼油微胶囊技术的研究(Ⅰ)[J]
.现代食品科技,2007,23(7):59-62.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6
1
张良,刘媛洁,包珍,肖勇生.
响应面法优化柑橘复合生物保鲜剂微胶囊工艺[J]
.食品工业科技,2017,38(1):238-242.
被引量:1
2
王宇晓,耿娜,倪元颖.
不同微胶囊制备工艺在油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粮油食品科技,2017,25(3):37-43.
被引量:4
3
王慧梅,范艳敏,王连艳.
基于微胶囊技术对油脂包埋的研究进展[J]
.现代食品科技,2018,34(10):271-280.
被引量:22
4
郝广萍,靳梦,张姗姗,刘可春,宋善友.
基于斑马鱼帕金森模型研究牡丹籽油微囊粉的抗帕金森病活性[J]
.中国油脂,2020,45(8):45-50.
被引量:5
5
邹鸿远,朱成悦,张姗姗,孔锐琦,张云,刘可春.
牡丹籽油微囊粉对异烟肼诱导的斑马鱼发育毒性的保护作用[J]
.山东科学,2021,34(4):45-51.
被引量:1
6
杨田,刘莹,柏婷梅,陈洪.
以魔芋胶为复配壁材的玉米胚芽油微胶囊制备、表征和效果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1,39(4):549-55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李晓君,韩飞燕,张志军,李会珍,陈铁.
紫苏籽油微囊粉的制备[J]
.食品科技,2018,43(12):212-217.
被引量:2
2
陈琳,潘妍,杨翠,杨清雪,卓婷烨,李祖明.
响应面法优化酶解玉米谷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7,38(20):105-109.
3
叶繁,彭茜,李思敏,陶美洁,曹亚伦,戴志远.
喷雾干燥与冷冻干燥对鱼油微胶囊品质的影响[J]
.渔业现代化,2019,46(3):73-82.
被引量:6
4
高媛媛,沙小梅,张路正,郭德斌.
搅打奶油粉的制备及其在手工冰淇淋粉中的应用[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45(18):215-221.
被引量:1
5
姚晓雪,姚晓琳,徐凯,孙炜炜,苗丽坤,姜发堂,钱虹,陈胜.
辛癸酸甘油酯和橄榄油的极性调控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7):8-12.
被引量:1
6
岳惠惠,田英姿.
基于隶属函数模型的新疆杏品质评价[J]
.现代食品科技,2020,36(4):88-97.
被引量:2
7
曹侃.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添加剂微胶囊研究现状[J]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5(1):106-109.
8
沙爽,张欣蕊,唐佳文,尹贺,王玥,李冲伟.
紫苏籽深加工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2020,41(4):234-239.
被引量:13
9
田媛,弓志青,唐晓珍,王文亮.
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饮料加工中的应用[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13):203-207.
被引量:8
10
张玉,罗婧文,马燕卿,曾凡坤.
不同干燥技术对牡丹籽油微胶囊品质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46(15):128-133.
被引量:5
1
魏庆瑞,宋继林.
食品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4):34-34.
被引量:5
2
孙艳,谷金颖.
粉末油脂微胶囊的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20(S1):101-105.
被引量:5
3
罗建国,张杰明.
红薯叶真空冷冻干燥技术[J]
.农村新技术,2004(6):36-36.
被引量:2
4
仇昌明.
采用稳定剂改进啤酒胶体稳定性的研究[J]
.工业微生物,1991,21(4):35-39.
5
孙肖明,霍学芹.
喷雾干燥工艺制备大豆异黄酮微胶囊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32(10):97-100.
被引量:7
6
励建荣,夏道宗.
超高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
.食品工业科技,2002,23(7):79-81.
被引量:48
7
曹龙奎,李丽.
玉米黄色素的微胶囊化和稳定性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2009,24(7):45-49.
被引量:14
8
汪喜波.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现状与前景[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9,30(5):548-550.
被引量:5
9
唐婷,韦璐,赵琤,陈智理,黄夏.
姜汁乳饮料的研制[J]
.食品工业科技,2015,36(21):265-268.
被引量:4
10
杨洋,高航.
清爽型玫瑰花乳饮料的研制[J]
.包装与食品机械,2014,32(6):22-25.
被引量:3
农业与技术
201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