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艺术学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探索
被引量:
4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Visual Threshold of Art Scienc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在艺术学学科门类的视野之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建设进行试验性的理论探索。文章在高等院校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进行梳理归纳的基础上,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学科门类、一级学科进行比较和讨论,分析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立足于艺术学的学科架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方向发展提出建议。
作者
杨慧子
机构地区
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0-232,共3页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术学
学科建设
艺术教育
分类号
J802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2
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R].
2
康保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3)[z].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同被引文献
42
1
刘小强.
论交叉学科组织建制的悖论和建设策略[J]
.大学与学科,2021(3):39-45.
被引量:28
2
姚伯岳.
关于在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中增设“文化遗产保护”学科门类的建议和设想[J]
.古籍保护研究,2019(1):33-42.
被引量:4
3
张道一.
关于中国艺术学的建立问题[J]
.文艺研究,1997(4):48-55.
被引量:36
4
陈孟昕,张昕.
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综述[J]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2,5(4):61-62.
被引量:46
5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J]
.文物工作,2004(5):1-7.
被引量:11
6
牟延林,刘壮.
研究路向与学科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研究之二[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1-6.
被引量:8
7
高丙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合性的学术概念的成型[J]
.河南社会科学,2007,15(2):15-17.
被引量:66
8
乔晓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教育[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8(2):30-33.
被引量:33
9
李菲.
“文化遗产学时代”:问题与路径——中国高校首届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3):13-16.
被引量:12
10
宋俊华.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科化思考[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4):1-6.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4
1
毛娉婷.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以南通蓝印花布为例[J]
.考试周刊,2017,0(77):27-27.
被引量:2
2
张勃.
新文科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从高校使命担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耦合关系谈起[J]
.文化遗产,2021(4):8-19.
被引量:21
3
王颖.
广西高校艺术学科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多维耦合研究——以南宁师范大学为例[J]
.艺术生活,2022(6):65-70.
4
范晓倩.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刍议[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3,15(6):133-14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江丹平.
浅析非遗艺术台州刺绣传承与发展[J]
.天工,2021(3):54-55.
被引量:1
2
李彩霞.
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开发学校美育课程新资源[J]
.中国民族博览,2022(3):83-85.
被引量:2
3
郭平,张洁.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报告[J]
.民间文化论坛,2022(2):34-48.
被引量:9
4
“当代中国艺术体系研究”课题组.
2021年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报告[J]
.艺术百家,2022,38(2):1-20.
被引量:3
5
马知遥.
新文科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建设的思考[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22(4):94-101.
被引量:4
6
严瑾,卢勇.
高校非遗帮扶助力乡村振兴的观察与思考[J]
.中国农业教育,2022,23(4):16-24.
被引量:1
7
倪智广,何雨婷.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院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实践[J]
.当代音乐,2022(10):49-51.
8
刘爱君,姜佩.
文旅融合视域下的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案例研究——以日本金泽市为例[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36):168-172.
9
宋梅,张泰琦.
新文科视角下新疆高校非遗学科建设的思考[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3,33(3):5-9.
10
耿涵,孟兆熙,陈天凯.
作为交叉学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念、框架与路径[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4):299-305.
被引量:3
1
陈文皙.
传统管弦乐配器的音型化与复调写作技法——读瓦西连柯《交响配器法》札记[J]
.北方音乐,2016,36(16):61-64.
被引量:2
2
丁彦华.
我国九大音乐学院中国钢琴音乐发展探析——2013年第-届中国钢琴音乐发展论坛侧记[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42(4):314-315.
3
高惠彬.
表演观念·民族·现代化[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88(2):110-113.
4
远晴.
散记历史上的女钢琴家——克拉拉·舒曼[J]
.小演奏家,2013(5):48-49.
5
刘骁纯.
南溪将“诡异3D”引入绘画[J]
.东方艺术,2011(5):60-61.
6
伟大的歌剧[J]
.中华少年.DK百科.儿童版,2012(11):16-17.
7
郑灵燕,曾学军.
中国动画发展之述评:精彩过去 苦涩当前[J]
.电影文学,2009(6):6-8.
被引量:2
8
洛秦.
学科架构、规划和愿境--音乐人类学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J]
.人民音乐,2008(10):76-77.
被引量:1
9
洛秦.
学科架构、规划和愿景——音乐人类学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3):70-71.
10
杨培烁.
线与面的对话——约瑟夫·齐恰(Giuseppe Ciccia)的抽象艺术[J]
.上海艺术家,2007(2):36-37.
艺术百家
201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