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如其人——论汪曾祺与其小说文体
被引量:
1
The Writing Mirrors the Writer: On Wang Zengqi and His Type of Writing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汪曾祺与其独特的小说文体之间具有特定的对应关系,本文分别从汪曾祺的生平经历、中国传统文化对其的濡染、前辈作家对他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汪曾祺作品中的乡土文化氛围、童年叙事、儒道并举的美学追求和散文化的结构方式等特点,逐层探讨了作者和其小说文体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
作者
熊修雨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2-64,共3页
关键词
汪曾祺
文体
生平经历
传统文化
前辈作家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9
1
汪曾祺.《随遇而安》,《汪曾祺文集·散文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
汪曾祺.《桥边小说三篇·后记》,《汪曾祺文集·文论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3
汪曾祺.《我是一个中国人》,《汪曾祺文集·文论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4
汪曾祺.《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自序》,《汪曾祺文集·文论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5
汪曾祺、施叔青谈话录《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J].上海文学,1988,(4).
6
伽达默尔,甘阳.
《真理与方法》二版序言[J]
.世界哲学,1986(3):46-50.
被引量:12
7
汪曾祺.《谈风格》,《汪曾祺文集·文论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8
汪曾祺.《晚饭花集·自序》,《汪曾祺文集·文论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9
汪曾祺.《从哀愁到沉郁》,《汪曾祺文集·文论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共引文献
15
1
刘洋.
迦达默尔与钱钟书解释学思想比较研究[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11-14.
被引量:1
2
周宪.
艺术品的意义与产生阐释[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4):81-86.
被引量:6
3
叶文梓.
论教育制度创新的基本特征[J]
.教育发展研究,2004,24(7):121-123.
被引量:4
4
刘保昌.
当代文学对道家文化的超拔[J]
.文艺评论,2005(4):36-40.
5
樊星.
在当代文学与古典文学之间探索[J]
.江汉论坛,2007(1):133-136.
被引量:1
6
王强.
知识个人性的缺失与回归[J]
.全球教育展望,2007,36(6):17-20.
7
钮绮.
论汪曾祺小说的生命价值[J]
.浙江社会科学,2008(9):103-107.
被引量:1
8
康亚通,李洪星.
寻求意义:解释学视阈中教学的价值取向[J]
.东岳论丛,2010,31(12):122-125.
9
邓志刚,田清旺.
“和谐”语境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辩证关系[J]
.科技资讯,2011,9(33):201-202.
10
刘莹.
浅谈“理解”中的教育意蕴——基于哲学解释学“理解”观点[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2(6):181-183.
同被引文献
47
1
席建彬.
回归与拯救——论汪曾祺小说的童年视角[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4(2):98-99.
被引量:6
2
吕汉东.
异中有同的两种中国味:观照赵树理和汪曾祺[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2(4):121-125.
被引量:2
3
杜悦.
富于独特美感的语音形象——汪曾祺小说探微[J]
.浙江学刊,1999(4):109-112.
被引量:1
4
陆成.
“时态”与叙事──汪曾祺《异秉》的两个不同文本[J]
.文艺理论研究,1999(1):66-72.
被引量:6
5
庞守英.
汪曾祺与笔记小说[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64-69.
被引量:4
6
谢锡文.
汪曾祺小说语境分析[J]
.小说评论,1997(5):36-40.
被引量:1
7
摩罗.
悲剧意识的压抑与觉醒[J]
.当代作家评论,1997(5):3-13.
被引量:10
8
张直心.
相映成趣的审美意蕴──云南民族风情小说与汪曾祺风俗画小说[J]
.中国比较文学,1997(3):64-74.
被引量:1
9
摩罗.
末世的温馨──汪曾祺创作论[J]
.当代作家评论,1996(5):33-44.
被引量:42
10
杨剑龙.
恋乡的歌者——沈从文和汪曾祺小说之比较[J]
.小说评论,1996(2):53-5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杨劲平.
九十年代以来汪曾祺小说研究述评[J]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8(2):35-39.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毛静.
从《受戒》看汪曾祺小说的民俗美和诗化美[J]
.宿州学院学报,2005,20(2):59-61.
被引量:4
2
张景一.
对日语中自他动词的文化考察[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S2):107-109.
被引量:1
3
娄博.
传统与现代的遇合——论汪曾祺的小说创作[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8(8):89-90.
4
张文香.
主流之外的幸与不幸——汪曾祺小说创作晚翠现象的原因分析[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6):83-86.
被引量:1
5
杨雷.
从心理角度窥视汪曾祺小说的情感冰山[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9):45-46.
1
马睿婷.
新时期汪曾祺研究综述[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1):19-21.
2
李晓敏.
生活的水墨画——浅析汪曾祺作品中语言的美感[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6):149-151.
被引量:2
3
曹静.
汪曾祺小说中的“文革”记忆[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11):135-136.
4
车向东.
“我的作品不是悲剧”——试论汪曾祺作品的喜剧精神[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0-22.
被引量:5
5
吴丹.
和谐遮蔽之下——对汪曾祺小说创作的整体观照与再解读[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31(2):51-54.
6
张璐.
括号与期待:汪曾祺作品之个性解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3):15-16.
被引量:2
7
毛静.
汪曾祺作品的语言魅力[J]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5(11):46-47.
8
李佳楣.
繁花落尽见真淳──汪曾祺作品语言散论[J]
.东疆学刊,1998,15(2):65-68.
被引量:1
9
秋禾.
乡情味与书卷气——重读汪曾祺作品感言[J]
.新世纪图书馆,2007(4):99-100.
10
王育松.
童年叙事:意义丰饶的阐释空间——重读莫言的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J]
.湖北社会科学,2008(10):125-128.
被引量:12
江汉论坛
200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